[发明专利]一种转向器球铰防撞减噪组合垫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0536.8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威;王彬;崔郁阳;王倩;吴松岩;陈创和;岳巍;曲海乐;马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器 球铰防撞减噪 组合 垫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转向器,尤其涉及转向器的球铰防撞减噪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必要交通工具。然而,汽车需要更好的NVH性能,对于转向系统,尤其频繁大角度转弯时,方向盘打死,会产生金属碰撞声,将加剧转向器球铰处的磨损及老化,同时产生噪音,降低驾驶的舒适感。
如图1所示,现在的转向器中,在转向内球铰1与转向齿条6连接处增加铝制垫片2,防止球铰与转向器壳体7直接碰撞。同样厚度情况下,铝垫片的成本较高,且重量也高于本发明中钢片与高强塑料制成的组合垫片,普通铝垫片的耐磨性能差,且刚度较大,碰撞产生的噪声大,另外铝垫片的耐腐蚀性要差于塑料。
如图2所示,普通铝制垫片2的结构呈现环状,其内径等于齿条6外径,与齿条挤压配合,此结构容易由长期碰撞导致垫片松动,造成垫片与球铰配合处产生间隙,导致二次碰撞,从而产生更大噪声。
综上所述,如何使转向系统安全、可靠、安静的工作,避免金属直接碰撞并减小噪声,提高舒适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转向系统齿条末端碰撞产生噪音的问题,提供一种转向器球铰防撞减噪垫片,在球铰与齿条连接处增加组合垫片,防止球铰与转向器壳体直接碰撞,从而达到衰减震动,减小噪声,增加舒适性,改善NVH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向器球铰防撞减噪组合垫片,用于安装于转向内球铰与转向齿条之间,其由钢垫片与塑料垫片组合而成。所述钢垫片与塑料垫片均为环形片,钢垫片的外圈均匀分布卡爪,钢垫片与塑料垫片紧贴固定,卡爪伸进塑料垫片内;所述钢垫片的内径略大于转向内球铰的内螺纹外径,外径大于转向齿条外径,但小于塑料垫片外径;所述塑料垫片的内径略大于转向齿条外径。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是:
采用钢垫片与塑料垫片组合结构,高强塑料垫片可以降低一部分整车的重量,耐磨性好,而且耐腐蚀性好,同时塑料垫片的刚度小于传统铝垫片,可实现本发明防震减噪的目的。而钢垫片安装在齿条和球铰间,利用金属的刚度较大的特性,防止挤压变形,且耐磨性能优于铝制垫片,尽可能的减少因为挤压造成垫片与球铰间的空隙,从而避免了由于存在间隙导致二次碰撞产生的噪声。
钢垫片采用薄钢片两次冲压成型,塑料垫片采用注塑工艺,固定在钢制垫片上,加工工艺简单,占用空间体积小,与转向器壳体接触面积大。塑料垫片内径的大小根据齿条外径进行调整容易实现。
总的来说,本发明组合垫片加工工艺简单,容易实现,且装配简单,生产效率较高,材料利用率高,能够很好的实现转向器防撞减噪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普通垫片转向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普通垫片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组合垫片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组合垫片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钢垫片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6安装本发明组合垫片转向器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组合垫片与转向器配合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图4、图5,环形的钢垫片3与塑料垫片4组成组合垫片。钢垫片3采用薄钢片两次冲压成型,其外圈冲压有四个卡爪8,用于卡入塑料垫片4中,有利于增加组合强度,避免塑料垫片从钢垫片上脱落。塑料垫片4采用注塑工艺制作,与钢垫片3固定为一体。
如图6所示,钢垫片3在转向内球铰1与转向齿条6之间,转向内球铰1与转向齿条6通过内螺纹5连接,钢垫片3的内径略大于内螺纹外径,保证钢垫片不会在径向松动,外径大于转向齿条6外径,但小于塑料垫片4外径,塑料垫片4内径略大于齿条外径,此处配合关系如图7所示。
工作时,转向器壳体固定在发动机托架上,转向时球铰、垫片与齿条在整车坐标系Y向直线运动,当实现最大转向时,组合垫片的塑料垫片4与转向器壳体7相撞,避免金属球铰1和转向器壳体7直接接触,从而达到本发明防撞减噪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05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式汽车前纵梁
- 下一篇:用于套轨道岔转换的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