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冷却的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1497.3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黎阳;谢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10 | 分类号: | C09K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力电池 冷却 冷却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冷却的冷却液,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液包括以下组分:
a)基液:选取水或水/乙二醇或水/丙二醇混合物中的一种;
b)固体添加物:选取经表面改性的纳米颗粒Al2O3,TiO2或Zn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表面改性是在纳米颗粒的表面嫁接亲水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冷却的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的过程为:将纳米颗粒Al2O3,TiO2或Zn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同含有亲水基团的亲水反应物混合后,进行研磨,研磨结束后取出在60℃—100℃烘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冷却的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反应物为乙醇、乙二醇、丙二醇、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冷却的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Al2O3,TiO2和ZnO的粒径是5~30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冷却的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添加物在冷却液中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1%~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冷却的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的粘度相比基液的粘度升高值:在0~80°C条件下,在固体添加物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1%时,不超过2.0%;在固体添加物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0%时,不超过5.0%;在固体添加物的体积百分含量为2.0%时,不超过10.0%;在固体添加物的体积百分含量为3.0%时,不超过24.0%。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冷却的冷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颗粒Al2O3,TiO2或Zn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进行表面改性,在其表面嫁接亲水基团;
2)以水或水/乙二醇或水/丙二醇混合物为基液,将步骤1)所得的固体添加物加入到其中,通过搅拌、超声振荡和80~120MPa压力下均质处理,配制成冷却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表面改性方法为,将纳米颗粒Al2O3,TiO2或Zn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同含有亲水基团的亲水反应物混合后进行研磨,结束后取出在60℃—100℃烘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亲水基团的亲水反应物为乙醇、乙二醇、丙二醇、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纳米颗粒Al2O3,TiO2和ZnO的粒径是5~30纳米。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所固体添加物在冷却液中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14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小孩攀爬的提醒窗户
- 下一篇:具有保护性涂层的高尔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