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目标在有遮挡情况下的位置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31716.8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8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毛亚胜;孙强坤;刘清瑞;周文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瑞电网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南京朋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20 | 分类号: | G06T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目标 遮挡 情况 位置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中图像的识别与摄像机标定技术,具体涉及用摄像机进行影像定位时目标被遮挡时位置的确定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类是通过眼睛,大脑来获取,处理和理解视觉信息的,图像视觉信息是人类从客观事件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视频图像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联系的静态图像组合而成,他是对客观事物形象生动的描述,是一种直观而且具体的信息表达形式。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以其直观,方便和信息内容丰富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如:动态目标捕捉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摄像机对画面动态目标进行捕捉并还原其在空间中的实际位置是让机器学会看的关键。
对一些简单的情况,计算机可以实现动态目标的定位,但是对于目标被遮挡的情况,由于画面无法显示被遮挡的目标,因而定位算法可能会失效。如果系统要求知道该目标的位置信息,那么就会产生难以预计的问题。
以往的遮挡消除技术都是在像素级别的操作上,大多使用差分法与过滤法,虽然效果很明显,但是属于技术领域。由此提供一种属于人工智能领域的遮挡处理方法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人工智能领域中在动态目标识别时在遮挡处理方案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人的视觉原理的动态目标被遮挡情况下的位置计算方法,能够在目标被遮挡条件下进行逻辑判断,能很好的适用于人工智能领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动态目标在有遮挡情况下的位置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动态目标位置信息消失时,动态目标位置信息采集装置实时检测动态目标的位置信息,在阈值时间内,若再次获得动态目标的位置信息,并与动态目标消失时的位置信息不同,判断为动态目标被遮挡;若没有再次获得动态目标的位置信息,则判断为动态目标静止;
(2)在确定动态目标被遮挡后,判断遮挡物的状态为静止还是移动的,若遮挡物为静止的转入步骤(3);若遮挡物为移动的则转入步骤(4);
(3)若遮挡物为静止状态,根据获得动态目标的位置信息描绘出动态目标的运动轨迹,并估算出其平均移动速度,从动态目标消失那一刻开始将动态目标的位置设定为遮挡位置,并由动态目标移动速度,时间,轨迹几何关系来确定遮挡位置;
(4)若遮挡物为移动状态,在根据遮挡持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移动状态的遮挡物对动态目标为瞬时遮挡还是跟随遮挡;若遮挡持续时间很短,则判断为瞬时遮挡,并转入步骤(5);若遮挡持续时间长,则判断为跟随遮挡,并转入步骤(6);
(5)若移动遮挡物对动态目标为瞬时遮挡,则采用步骤(3)的方式来确定遮挡位置;
(6)若移动遮挡物对动态目标为跟随遮挡,根据遮挡发生时的动态目标遮挡位置相对于移动的遮挡物的位置关系,计算出遮挡物移动时动态目标的遮挡位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例中,上述步骤中通过公式(1)来实时确定动态目标的位置信息:
其中X,Y是影像画面中物体的像素坐标,xw,yw是物体在地面的实际坐标,L是通过预标定方法所确定的参考系数。
根据上述方案形成的本发明,其基于人的视觉原理的动态目标被遮挡情况下的位置计算方法,即在目标被遮挡条件下进行逻辑判断。本发明能够在动态目标被遮挡时,继续计算动态目标的遮挡位置,能够继续为识别系统继续提供 动态目标的位置信息,有效解决画面无法显示被遮挡的目标,而无法定位算法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人的视觉是借助大脑对目标位置的不断记忆来实现当目标从视野消失后对其位置的判断的,这种原理表明只要让计算机能够记录下来动态目标的轨迹和移动的速度,就可以在目标消失的短时间内估算出其位置。
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如下:
第1步,判断是否遮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瑞电网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南京朋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瑞电网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南京朋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17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爽身粉
- 下一篇:一种基于圆球一维特性的摄像机标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