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模具用流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1779.3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2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夏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腾宇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11389 | 代理人: | 李朝辉 |
地址: | 2153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用流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板控制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用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中,对零部件的加工要求是越来越高。零部件的加工,模具是一个关键,各种各样的模具应运而生。目前,现有的射出成型模具通常包括公模、母模以及流道,该公模和母模合模后形成一型腔,热浇道与型腔相连通,从射出成型机的热嘴喷出的熔融塑胶通过该热流道注入到该型腔内以成型出注塑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流道进浇方式为侧进浇式。注塑完毕开模时,由于料头留在公模,开模完毕,料头有留在公模的可能。这样,模具在生产中,无法实现正常的自动化生产,导致出现废品,甚至机械故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生产。同时,现有的流道在顶出时容易产生胶粉,加工繁琐,并且容易将流道拉出公模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流道在顶出时产生胶粉,加工简单方便的注塑模具用流道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模具用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主体和连通流道主体的若干横向流道,横向流道的端部连通有若干流道分体;所述流道主体与横向流道之间设置有若干拉料骨。
进一步地说:
所述拉料骨共有均匀分布的六片,相邻两片之间的角度为60°。
更进一步地说:
所述横向流道为一根,流道主体与拉料骨设置在横向流道的中间位置;所述横向流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流道分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流道主体,流道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拉料骨和横向流道,横向流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流道分体。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模具注塑完毕后完全把料头拉住,留在公模中,且此拉料骨又可以做冷料井用,避免刚注塑时头部的塑胶进入模具产品内部,从而改善产品品质。本发明避免流道在顶出时产生胶粉,加工简单方便,便于加工电极标准化,同时拉料骨又可以做冷料井用,可完全拉住流道留在公模内。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料骨;2-横向流道;3-流道主体;4-流道分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注塑模具用流道系统,包括流道主体3和连通流道主体3的若干横向流道2,横向流道2的端部连通有若干流道分体4。所述流道主体3与横向流道2之间设置有若干拉料骨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料骨1共有均匀分布的六片,相邻两片之间的角度为60°。
同时为了保证注塑效果,所述横向流道2为一根,流道主体3与拉料骨1设置在横向流道2的中间位置。横向流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流道分体4。
本实施例保证了模具注塑完毕后完全把料头拉住,留在公模中,且此拉料骨又可以做冷料井用,避免刚注塑时头部的塑胶进入模具产品内部,从而改善产品品质。本发明避免流道在顶出时产生胶粉,加工简单方便,便于加工电极标准化,同时拉料骨又可以做冷料井用,可完全拉住流道留在公模内。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腾宇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腾宇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1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