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前框的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1921.4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6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心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庄一方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观塘108号伟***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前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无前框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前框与后壳,以液晶显示装置来说,显示模块包括了互相叠合的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前框与后壳互相卡合以形成容置空间,显示模块即被固持在此容置空间中。其中,前框与后壳的卡合方式,一般可通过螺丝与螺孔的互相配合来达成,因此需在前框与后壳的周边设置复数的螺孔座与对应螺孔座的螺丝旋入口,如此一来,前框与后壳的侧壁势必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才能设置所述的螺孔座与螺丝旋入口等组件。即便是以卡接手段,例如卡榫与卡槽等组件,来取代螺丝与螺孔的卡合方式,但同样的问题仍然存在。
另外,前框本身会具有一定厚度与宽度,当前框罩设于显示模块的显示面上,显示面的四侧边会被前框覆盖而影响其美观性。由此观之,现有的显示装置并未针对厚度与美观性等方面,揭露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提出一种无前框的显示装置,其藉由后壳直接卡合于显示模块上的设计,省略前框,以期使显示装置整体可更加薄型化并提升美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无前框的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模块、控制模块、第一卡合部与后壳。显示模块具有互相对立的显示面与非显示面,控制模块设置于非显示面上且电性连接显示模块,第一卡合部设置于显示模块的周边,后壳具有第二卡合部且罩合于非显示面。第二卡合部设置于后壳的周边且与第一卡合部互相卡合,非显示面与后壳的内表面共同形成容置空间,控制模块容置于容置空间中。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铆接于显示模块上。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设置于非显示面的周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具有互相连接的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固接于非显示面的周边,第二支臂卡合于第二卡合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大体上互相垂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部具有卡合口,第二卡合部具有对应卡合口的卡勾,卡合口与卡勾互相卡合。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合部还具有抵持件,抵持件抵顶于第一卡合部背离显示模块的侧边,抵持件与卡勾互相配合以固持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还具有侧面,侧面分别邻接显示面与非显示面,第一卡合部位于所述侧面。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互相叠合的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显示面位于显示面板上,非显示面位于背光模块上,显示面板的周边具有边框,边框与背光模块互相卡接,第一卡合部位于边框上。
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互相叠合的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显示面位于显示面板上,非显示面位于背光模块上,背光模块的侧边具有侧板,侧板与显示面板互相卡接,第一卡合部位于侧板上。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无前框的显示装置,其藉由在显示模块的周边设置第一卡合部,以对应于后壳上的第二卡合部,使得后壳得以直接卡合于显示模块上。本发明省略了前框的设计,不但可使显示装置整体轻薄化,且以显示面来看还具有窄边框的效果,更加提升了显示装置的美观性与质感。
为让本发明之目的、特征和优点能使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更易理解,下文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绘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无前框的显示装置的爆炸图与局部透视图。
图2所绘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无前框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与图4所绘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无前框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所绘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无前框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所绘示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无前框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标识说明
100、100a:显示装置
101、101a:显示模块
102:显示面
103:非显示面
110、110a:显示面板
111、111a:边框
112:卡槽
113:第二卡槽
120:背光模块
121:卡合件
130:第一卡合部
131:第一支臂
132:第二支臂
133:卡合口
134:铆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19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样品无线数据采集装置
- 下一篇:保护视力的方法及具有保护视力功能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