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拔竹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2224.0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9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景松;刘萍;黄博鑫;刘培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易生(厦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黄景松;刘萍;黄博鑫;刘培举 |
主分类号: | A01G23/06 | 分类号: | A01G23/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拔竹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拔竹头装置。
背景技术
竹子是生长速度很快的植物,其逐渐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目前,竹林生产作业存在下述问题:竹子砍伐后,其埋于土壤中的竹头对于其周围竹子向外生长有较大的阻碍。一个竹头的直径约为10-12厘米,腐烂时间约为5-10年。在这段时间内,新的竹子将无法在该区域内生长,进而影响到竹林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使竹林迅速更新,需要将砍伐竹子后剩余在土坑壤中的竹头去除掉。
目前去除竹头多采用人力挖掘的劳动方式、或化学腐蚀的方式、或炸药爆破的方式等。该类方法存在众多问题,其中:人工挖掘的方式费时又费力,而且效率低;化学腐蚀的方式及炸药爆破的方式不仅污染环境同时危险系数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拔竹头装置,不仅去除竹头的效率高,而且操作安全、环保。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拔竹头装置,它包括:
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一固定盘及至少三根可伸缩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铰接;
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六根连杆,所述六根连杆铰接成可伸缩的六边形,位于所述升降单元顶部的一连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盘的下方;
用于夹紧竹头的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与位于所述升降单元底部的一连杆连接;
用于撑开所述升降单元、扩大所述六边形左右两端的距离、缩小所述六边形上下两端距离的顶撑单元,所述顶撑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单元两侧边的连杆铰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外管、内管及卡销,所述内管一端可滑动地收容在所述外管中,所述外管上设有插孔,所述内管上对应所述插孔设有若干穿孔,卡销插入所述插孔及一穿孔中。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护脚,所述护脚连接在所述内管的另一端。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连杆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盘连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夹紧单元包括两个马蹄圈及一连接件,该两马蹄圈的一端铰接在一起,该连接件连接该两马蹄圈的另一端,所述马蹄圈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挂钩。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顶撑单元为气缸。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顶撑单元呈收缩状态时,所述夹紧单元离地面的距离为10-30厘米。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六边形上下距离的变动范围在30-60厘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拔竹头装置,它包括:
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一固定盘及至少三根可伸缩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铰接;
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四根连杆,所述四根连杆铰接成可伸缩的菱形四边形,所述升降单元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盘连接;
用于夹紧竹头的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与所述升降单元的另一端连接;
用于撑开所述升降单元、扩大所述四边形左右两端的距离、缩小所述四边形上下两端距离的顶撑单元,所述顶撑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单元两侧边的连杆铰接。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所述夹紧单元夹紧竹头,所述顶撑单元撑开所述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左右两端的距离变大,所述升降单元上下两端的距离变小,从而拔起竹头。本发明的拔竹头装置可自动将竹头拔出,而且没有使用化学物品,具有效率高、操作安全、环保的优点。
所述支撑架可伸缩,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铰接,由于竹子大多是种植在山坡上,通过调整所述支撑架来调整所述拔竹头装置与山坡面之间的角度,能够使所述拔竹头装置对竹头所施加的作用力大体垂直山坡面,从而实现最小的力就能够拔除竹头。
所述升降单元顶部的一连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盘的下方,实现所述升降单元可旋转,所述夹紧单元可根据不同竹头的形状及山坡地形转动所述升降单元,确保所述夹紧单元夹紧竹头,具有适用性强的优点。
所述拔竹头装置利用所述顶撑单元撑开所述升降单元,就能够拔出竹头,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特别是,所述拔竹头装置重量较小,能够很方便地在山坡上搬动,操作起来相当方便。
2.所述外管上设有插孔,所述内管上对应所述插孔设有若干穿孔,卡销插入所述插孔及一穿孔中,能够快速地设置所述支撑架的长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3.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护脚,所述护脚连接在所述内管的另一端,所述护脚能够增大支撑架与地面的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易生(厦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黄景松;刘萍;黄博鑫;刘培举,未经禾易生(厦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黄景松;刘萍;黄博鑫;刘培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22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