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乏燃料水池状态连续监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2373.7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5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霞;李珊珊;吕冬宝;闫桂银;张瑞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0 | 分类号: | G21C17/00;G21C17/06;G01F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水池 状态 连续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工业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乏燃料水池状态连续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乏燃料水池作为乏燃料的贮存地,池中只要有乏燃料,就必须充满水,且维持正常水位,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物防护;同时,要对池水进行冷却,及时导出乏燃料元件剩余释热。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福岛的大地震引发大规模核泄露事件以后,改进乏燃料水池状态监测受到了各国核安全局极大重视。在这种需求背景下,要求在核电站各种运行工况下,特别是事故时,对乏燃料水池状态的持续监测是保证安全的前提。
在M310堆型反应堆换料水池和乏燃料水池冷却和处理系统(PTR)的原有设计中,对于乏燃料水池状态的液位监测,设有两个非核级浮子式液位开关;对于乏池的温度监测,设有非核级就地和远传温度连续量测量仪表,以及非核级温度报警开关。就液位测量而言,分别只能输出高、低液位报警,无法进行连续液位测量,且浮子式液位开关机械部件多,易故障,维修及在线校验非常困难。
综上可见,以往的设计无法进行乏池液位的连续测量,且不能保证在类似福岛事故工况下(如地震及全厂断电工况)对乏池液位、温度状态进行连续监测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乏燃料水池状态连续监测方法及系统,实现在正常及事故工况下的乏燃料水池状态的连续监测,为操作员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乏燃料水池状态连续监测方法,采用液位和温度传感器一体安装,但各自测量系统相互独立的方式,连续监测从燃料格架顶部至满水位的乏燃料水池液位以及乏燃料水池温度;液位、温度信号分别经各自独立的接线电缆及分体安装变送器处理单元传输至主控室,为运行人员提供连续指示和报警提示。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乏燃料水池状态连续监测方法,其中,温度的测量范围从室温至池水沸腾。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乏燃料水池状态连续监测方法,其中,用于液位报警的液位开关传感器选择设置在用户规定的标高水位。
一种乏燃料水池状态连续监测系统,包括与乏燃料水池侧壁固定连接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竖直设置导向筒,导向筒的长度至少涵盖从燃料格架顶部至水池满水位的高度范围,在导向筒内沿高度方向安装连续液位传感器,导向筒底部装有温度传感器,连续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各自的接线电缆分别与分体式变送器连接,分体式变送器与主控室盘台连接。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乏燃料水池状态连续监测系统,其中,所述的安装支架通过与乏燃料水池内钢覆面侧壁上的预埋板焊接固定,满足抗震要求。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乏燃料水池状态连续监测系统,其中,在导向筒内用户规定的标高水位设有用于液位报警的液位开关传感器,连续液位传感器与液位开关传感器组合装配,相互独立,液位开关传感器经分体式变送器连接液位报警开关。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乏燃料水池状态连续监测系统,其中,整个系统采用应急电源供电,保证全厂断电工况下,乏燃料水池的连续监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为解决类似福岛事故工况下的乏池状态监测问题,液位测量范围考虑乏燃料开始裸露的极限液位,覆盖了乏燃料格架顶层、辐射安全防护层及正常运行水位,温度测量范围考虑乏燃料水池失冷却导致池水沸腾的极限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满足在设计基准地震工况和全厂断电工况下,执行乏池状态连续监测功能的要求。为使操作员能够实时监测乏池状态,液位和温度连续量测量信号及报警信号均送至主控室进行显示,可实现在正常及事故工况下的乏池状态的连续监测,为操作员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整个装置满足长期水下的绝缘及耐辐照要求,仪表故障率低,并可方便地进行在线调校,解决了原有设计中设备调校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乏燃料水池连续温度、液位测量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燃料水池连续液位传感器安装及调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2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