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波传输的公网视频监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4690.2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7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高扬;黄奎;徐高松;刘成生;张韧;王华;贺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波 传输 公网 视频 监控 系统 | ||
1. 一种基于微波传输的公网视频监控系统,包括云台底座(1),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云台转动本体(2),安装在云台转动本体(2)上的监控摄像机(3),其特征是:还包括安装在云台底座(1)的控制单元(6),连接控制单元(6)的第一数字微波端(7),以及第二数字微波端(8)、网络管理系统、互联网和监控中心;
所述云台底座(1)连接控制单元(6)和云台转动本体(2),所述控制单元(6)连接第一数字微波端(7)和监控摄像机(3),所述第二数字微波端(8)连接网络管理系统,所述网络管理系统连接互联网,所述互联网连接监控中心;
监控摄像机(3)采集的静态模拟视频信号经过数字化、视频信号加密和数字微波端加密,通过第一数字微波端(7)发送,第二数字微波端(8)接收来自第一数字微波端(7)经加密的数字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微波端解密,经数字微波端解密处理的数字视频信号通过网络管理系统进入互联网,监控中心访问互联网获得所需的数字视频信号,即可进行视频信号解密、存储和显示;监控的控制信号数据由监控中心发出,经互联网和网络管理系统最终通过第二数字微波端(8)经数字微波方式无线传输到第一数字微波端(7),随后传到控制单元(6)内;
所述控制单元(6)包括ARM处理系统、数据采集卡、云台转动电机控制单元、视频编码器;所述ARM处理系统连接数据采集卡、云台转动电机控制单元、视频编码器、镜头加热单元、第一数字微波端(7),所述数据采集卡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5)和光照传感器(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波传输的公网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监控摄像机(3)包括镜头加热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波传输的公网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云台转动本体(2)上分别安装有光照传感器(4)及温、湿度传感器(5),所述光照传感器(4)及温、湿度传感器(5)分别与控制单元(6)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波传输的公网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监控中心包括NVR、监视器、视频服务器、控制键盘、管理工作站;所述NVR分别连接互联网、监视器、视频服务器、控制键盘、管理工作站;所述互联网连接网络管理系统,所述网络管理系统连接第二数字微波端;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包括一台具有视频压缩和网络IP地址管理功能嵌入软件的PC机和一台或多台路由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波传输的公网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6)连接有太阳能供电系统(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波传输的公网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5)采用温湿度一体式感器或者温度、湿度独立式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微波传输的公网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传感器(4)感应光度范围为0~200000Lux。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波传输的公网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字微波端(7)和第二数字微波端(8)采用摩托罗拉提供的PTP500数字微波,能进行数字微波端加密,第一数字微波端(7)和第二数字微波端(8)传输速率范围为5Mbps~100Mbps。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波传输的公网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摄像机(3)包括白昼摄像机和夜视摄像机,所述白昼摄像机监控距离为0~10Km,所述夜视摄像机监控距离为0~5 K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未经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46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