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车头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5048.6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1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锦秀 |
主分类号: | B62H5/02 | 分类号: | B62H5/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车头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配件,尤其是一种摩托车车头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或者电动车现在是人类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传统的摩托车在停车时,首先先锁上其后轮的车锁,之后在车把摆动至一定的角度并将车把锁住,传统的车头锁一般都是设置在摩托车底部,使用者在操作时都需要蹲下身子,十分的不方便,而且设置在摩托车底部的车锁非常容易被撬开,造成摩托车的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迅速快捷的将车头与车身锁住且安全性能高的摩托车车头定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车头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把上的拉杆、设置在车头的插销及设置在车身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设置有适配插销的插孔,所述拉杆的前后移动带动插销的轴向移动,当车头摆动至存放角度时,所述插销正对固定装置的插孔,拉杆的移动带动插销伸入插孔实现车头与车身的定位。
本发明改进有,还包括驱动杆及连接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拉杆相连,连接杆与车头设置有支点,连接杆可绕支点在车头上摆动,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插销相连。
本发明改进有,还包括驱动齿条、连接齿及被动齿,所述拉杆的移动带动驱动齿条移动,所述驱动齿条与被动齿条与连接齿啮合,所述插销固定在被动齿条上。
本发明改进有,所述车头上设置有拉杆定位装置,所述拉杆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槽,当车头摆动至存放角度时,所述拉杆正对固定槽,当拉杆卡入固定槽后,插销伸入插孔。
本发明改进有,所述车头上还设置有固定锁,当拉杆卡入固定槽后,固定锁锁住拉杆位置。
本发明改进有,所述车把上设置有旋钮,旋钮的转动带动拉杆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新型结构的摩托车车头定位装置,在停车后,首先将车头摆动至特定角度,再通过拉杆的移动,带动插销的轴向移动,整个插销穿过固定装置实现整个车头与车身的转向固定,只需在车头上即可对定位装置进行操作,简单方便,而且由于整个系统位于车头内部,整体不易拆卸,整体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摩托车车头定位装置位于正常状态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摩托车车头定位装置位于固定状态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摩托车车头定位装置位于正常状态的俯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摩托车车头定位装置位于固定状态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1-车把;11-拉杆;2-车头;21-插销;22-驱动杆;23-连接杆;231-支点;3-固定装置;31-插孔;4-拉杆定位装置;4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附图2、附图3及附图4,附图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摩托车车头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把1上的拉杆11、设置在车头2的插销21及设置在车身上的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上设置有适配插销21的插孔3 1,所述拉杆11的前后移动带动插销21的轴向移动,当车头2摆动至存放角度时,所述插销21正对固定装置3的插孔3 1,拉杆11的移动带动插销21伸入插孔3 1实现车头2与车身的定位。
使用时,首先将车停住并锁上车锁,之后将车头2摆动至一定的角度,即正常摩托车存放时的摆动角度,位于这个位置时,车头2上的插销21正对着车身上固定装置3上插孔31。
拉动车把1上的拉杆11,拉杆11的移动带动插销21的轴向移动,当插销21伸入插孔31时,通过插孔31的限位既能实现车头2与车身的定位,其中拉杆11带动插销21的移动方式有很多种,本发明列举两种实施方式来说明,具体的:
实施例一,参照附图1及附图2,所述车头2定位装置还包括驱动杆22及连接杆23,所述驱动杆22的一端与拉杆11相连,连接杆23与车头2设置有支点231,连接杆23可绕支点231在车头2上摆动,所述驱动杆22的另一端与连接杆23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杆23的一端与插销21相连。
支点231的设置使得连接杆23形成杠杆,拉杆11的动力直接传递至驱动杆22,驱动杆22的上升通过连接杆23的传动转变成插销21的下降,下降后的插销21直接伸入固定装置3的插孔31,实现车头2与车身的固定,连接杆23使得拉杆11的拉动更加的省力,插销21与连接杆23之间可以再连接从动杆,车头2上可以设置便于驱动杆22及从动杆滑动的滑槽,便于整个定位装置的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锦秀,未经刘锦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50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