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辙叉心轨用贝氏体钢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5405.9 | 申请日: | 201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9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华兆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森信精密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141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辙叉 心轨用贝氏体钢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辙叉心轨用贝氏体钢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量和货物周转量急剧攀升,这就对承担着60%以上运输任务的铁路列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为了适应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最近几年内先后进行了六次大提速,近期国家又确立了大力发展高速铁路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和规划,然而,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必将带来更大的惯性,产生更大的冲击和颠簸,为了保证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就对辙叉心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内现行辙叉为整铸型辙叉,即采用整体铸造的形式将心轨、翼轨、叉跟轨及其他部件铸造在一起,称为高锰钢辙叉,这种结构形式的高锰钢弊端是:
①化学成分匹配不合理、合金化效果差,如常用的ZGMn13的化学成分范围是:C 1.00~1.45;Mn 11.0~14.00;Si 0.30~1.00其余为少量元素如Cr、Mo、S、P等,这种成分配方所组成的材料,C含量较高,冲击性能差、强度低、抗疲劳性能差,不适应于该产品的工作环境。
②由于整铸型高锰钢辙叉结构形式复杂,其工艺决定了在浇注时钢液的流动性差异很大,结晶时差较大,必然造成其组织致密度很差,晶粒粗大无法消除,疏松、气孔、夹杂等铸造缺陷在所难免,这就必将造成其性能指标如强度、塑性、韧性、冲击、耐磨、疲劳等较低,导致使用寿命低。目前,平均使用寿命在1亿吨左右,这样的使用寿命给繁忙的铁路运输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a、在正线铁路轨道,一般1年需更换2次,这样的频繁更换影响正常的铁路运输秩序,是造成列车晚点、列车暂停、也是运输拥挤的重要原因之一。
b、由于使用寿命低造成铁路建设和维护的成本加大,严重影响着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由于整铸型高锰钢辙叉未经过电渣重熔(精炼)和锻造,性能离散度较大,且高锰钢辙叉制造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造成其性能离散度较大,这种性能离散度常因局部缺陷造成非正常损坏,给铁路运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事故隐患。
④整铸型高锰钢辙叉产品档次低,不适应我国铁路运输安全、高速、重载的需要:从我国铁路运输开始至今,高锰钢辙叉只是在成分、结构形式发生过变化,而铸态组织一直未变,这样的组织形态造成其产品档次仍然停留在原始状态,无法适应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高速、重载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铁路辙叉心轨用贝氏体钢的制备工艺,该贝氏体钢克服现有技术中高锰钢的缺陷,更适应当今高速铁路的发展需求。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辙叉心轨用贝氏体钢的制备工艺,该贝氏体钢用的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数计由下列组份组成:C:0.03%-0.05%,Si:0.3%-0.5%,Mn:1.8%-2.0%,P:≤0.007%,S:≤0.006%,N≤0.0040%,Mo:0.25%-0.45%,Ti:0.03%-0.05%,Cr:0.6%-0.8%,Ni:0.9%-1.1%,Cu:0.3%-0.5%,V:0.020%-0.040%,B:0.002%-0.004%,Als:0.01%-0.02%,其他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电炉冶炼,炉外精炼,并调整化学成分,使其满足上述范围,调整浇注温度浇注成坯;
2)电渣重熔,采用的渣系为氧化铝40%,氧化钙16%,氟化钙36%,氧化硅8%;渣量为80mm-100mm;浇注成铸锭;
3)锻造:将第2)步获得铸锭加热至1230-1250℃,保温2-4小时,然后进行模锻,终锻温度为930-950℃;
4)热处理:淬火加热温度为960-980℃,加热时间为2-3小时,水淬;一次回火加热温度为510-530℃,保温时间为2-3小时,出炉后水冷至室温;二次回火温度为200-230℃,保温时间为3-4小时,出炉后空冷至室温。
本发明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为:
C:碳有很强的固溶强化作用,但是本发明为了获得优良的焊接性能及低温韧性而降低了含碳量,同时为能获得低碳贝氏体板条,而将含碳量定在0.03~0.05%。
Si:Si起到固溶强化作用,添加Si能提高强度,Si还有抑制渗碳体的析出,提高钢的回火温度的作用。
Mn:Mn在钢中起到固溶强化和提高淬透性的作用,控制Mn/C比可以改善钢的韧性。
B:B能明显抑制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界的形核,可以在较大的冷速范围内都能获得贝氏体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森信精密机械厂,未经无锡市森信精密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5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丝淬火后的防锈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线能量焊接钢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