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沙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5706.1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7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孙仁;颜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仁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大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沙系统。
背景技术
沉淀水中大于规定粒径的有害泥沙,使水的含沙量符合水质要求并与下游渠道挟沙能力相适应的水池。其断面远大于引水渠道断面,水流至其内流速骤减,挟沙能力降低,泥沙遂沉于池中。进出口常设闸门,应在池中沉淀泥沙的最小粒径及沉于池中泥沙的沉降百分比,由用水性质确定。沉沙池按位置分为渠首沉沙池和渠系内沉沙池;按冲洗设备分为水力冲洗式沉沙池和机械清淤式沉沙池,前者又分为定期冲洗式(沉沙与冲洗交替进行)和连续冲洗式(供水和冲沙同时进行,多用于含沙量较大,颗粒较粗,且不允许中止供水的情况);按沉沙池的数目分为单室式和多室式;按平面布置分为直线形沉沙池和曲线形沉沙池。此外,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常结合放淤改土使用条渠形沉沙池,淤满后即用于耕种。
在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中沉沙池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措施,如何设置沉沙池是水土保持工程技术人员常常面对的问题。
按传统的方法来处理泥沙问题,一般都是在项目区汇水出口处设置一个沉沙池,但对有的项目来讲,这一措施并不理想;如项目区泥沙量大,单靠一个沉沙池的沉淀能力有限。另外,若将沉沙池的尺寸扩大以提升沉淀能力,势必对整个项目景观造成较大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沉淀能力大,且的不破坏项目景观的沉沙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多个沉沙池,其结构要点各沉沙池通过水管相连通,沉沙池内设置有暗井,暗井的下部与出水管相连通,沉沙池的上部与进水管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水管为涵管。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沉沙池的个数为七个。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将现有采用的一个沉沙池分解为由水管相连通的多个沉沙池,这样的沉沙系统不但容量大,又能保持一定的蓄水量,而且不破坏景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沉沙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水管、2为沉沙池、3为进水管、4为暗井、5为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多个沉沙池2,各沉沙池2通过水管1相连通,沉沙池2内设置有暗井4,暗井4的下部与出水管5相连通,沉沙池2的上部与进水管3相连通。
所述水管1为涵管。
涵管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使用安全可靠。
另外,可在涵管上覆土种草,外视效果好。
所述沉沙池2的个数为七个。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仁,未经孙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5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线报警系统
- 下一篇:使用分子筛SSZ-25还原气流中的氮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