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咽润喉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5720.1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9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兰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6000 陕西省商洛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原料配制的茶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纯天然清咽润喉功能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大众生活需要的功能饮品及保健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加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特别是环境污染等种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常在不同程度出现咽喉干燥、发痒、异物感等多种不适和疼痛现象。但是,由于这些不适和疼痛,又不至于严重影响人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很多人对此并不很重视,或者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部分重视者防治方法不一定正确等等原因,久而久之,形成慢性咽炎患者数量越来越多。
慢性咽炎不像有些慢性病,如慢性肝炎等可能会严重病变。慢性咽炎也不至于阻碍空气和食物通过,也就是说没有性命之忧。咽部痛、痒等不适也谈不上痛苦得难以承受,但是生理上的不适特别是心理上产生的困惑却长期折磨患者。
慢性咽炎的病因比较复杂,有屡发急性咽炎、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或其它不良生活习惯,还有鼻窦炎分泌物刺激、过敏体质或身体抵抗力减低等。慢性咽炎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糖尿病、肝硬化及慢性肾炎等。这些都给慢性咽炎的防治带来较大的困难。
民间有一句谚语:急发一朝可见效,慢喉百帖难根治,意思是说急性咽炎可在很短时间见到结果,慢性咽炎即使一百帖中药也难断根,这也更说明中医治疗慢性咽炎需要有耐心。患者因见效缓慢,往往容易失去信心,或者因症状暂时减轻,就可能安于一时,放松治疗。这对于慢性咽炎等慢性疾病的防治都是有害的。
无数的事实证明:一般情况下,对于慢性病和疑难症,具有数千年历史、以“标本兼治”为宗旨的中医药的优势就非常突出。本发明的基础配方源于药王孙思邈亲传弟子创建的陕南著名中医世家“益生堂”祖传验方,其经过漫长历史实践检验;在此配方基础上重新科学组方并采用现代工艺手段加工后,数千人次三年多时间的饮用实验证明,其安全方便,口味适中,老少皆宜;清音亮嗓,生津消炎效果明显,长期饮用无任何不适及毒副作用。
本发明是以中医传统验方为基础,采用现代中药、食品加工和包装技术工艺,生产一种安全、显效、方便的新型纯天然健康功能饮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物质的具有清咽润喉效果的纯天然健康功能饮品。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是,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的有效成分组成:青果15%-30%、桔梗15%-30、金银花10%-20%、罗汉果10%-20%、决明子10%-20%、薄荷5%-10%、苦瓜5%-10%、良姜5%-10%, 以上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另一技术方案,是在前一方案基础上,即在第一方案原料配比范围和工艺基础上,相应减少决明子的比重而添加茶叶,其比例范围为1-5%,配制成含茶饮品。
一种纯天然清咽润喉茶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
先将原料分别清选、干燥、粉碎,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青果15%-30%、桔梗15%-30、金银花10%-20%、罗汉果10%-20%、决明子10%-20%、薄荷5%-10%、苦瓜5%-10%、良姜5%-10%, 以上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步骤2,
将步骤1称取的各种原料依次进行配料、灭菌、包装,即得本发明的养生茶。
三年多时间的研发、数千人次反复饮用实践证明:本发明清咽润喉茶,以传统中医验方为基础,以药食两用中草药为原料,具有配伍科学、安全方便、老少皆宜、效果显著的优点,长时间饮用对人无毒副作用。采用袋泡型或速溶型两种方式,还可适当添加茶叶,制作成含茶制品或者多种口味的产品,可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口味的消费者的需要,符合当前人们追求绿色的健康时尚,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生产过程运用现代工艺手段,产品质量有可靠保证,适合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清咽润喉茶,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的有效成分组成:
青果15%-30%、桔梗15%-30、金银花10%-20%、罗汉果10%-20%、决明子10%-20%、薄荷5%-10%、苦瓜5%-10%、良姜5%-10%, 以上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本发明之中:
加入15%-30%的青果,其味涩、酸,性甘、平;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功效,中医常用于主治咽喉肿痛,烦渴,咳嗽吐血,菌痢,癫痫,解河肠毒及酒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兰,未经李晓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5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蚊防辐射枕巾
- 下一篇:根部支撑的搁板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