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结构、防伪方法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5734.3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峰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6K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570102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揭开 留底 双重 防伪 结构 方法 制作方法 | ||
1.一种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伪结构包括第一文字防伪层和位于其下方的第二文字防伪层,该第一文字防伪层能够从第二文字防伪层揭开分离,所述第一文字防伪层及第二文字防伪层为利用网络独立进行防伪查询的文字防伪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文字防伪层上设有具有相互对应关系的第一文字防伪特征及第一条码,所述第二文字防伪层上设有具有相互对应关系的第二文字防伪特征及第二条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文字防伪层上还印设有第一序号,该第一条码与该第一序号相关联;所述第二文字防伪层上还印设有第二序号,该第二条码与该第二序号相关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文字防伪特征及第二文字防伪特征能够对合形成一完整的文字防伪单元;所述文字防伪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具有任意旋转角度的文字构成的图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文字防伪特征及第二文字防伪特征各自为完整的文字防伪单元,所述文字防伪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具有任意旋转角度的文字构成的图案。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结构由上而下包括作为第一文字防伪层的第一印刷层、铜版纸层、淋膜层、印刷颜色的涂层、作为第二文字防伪层的第二印刷层、保护第二印刷层的印刷油墨的保护胶层以及油胶层。
7.一种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利用一防伪结构上的能够揭开分离的两个文字防伪层利用网络进行双重防伪,所述方法包括:
(a)根据第一文字防伪层上的信息利用网络查询该防伪结构的真伪;
(b)揭开相对位于上方的第一文字防伪层,显现出下方的第二文字防伪层;
(c)根据留底部分的第二文字防伪层上的信息利用网络查询该防伪结构的真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文字防伪层上印设有第一条码和第一文字防伪特征,该第一条码与该第一文字防伪特征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服务器中;所述步骤(a)包括:
(a1)扫描该第一条码,并发送查询短信;
(a2)接收信息:由短信猫接收该查询短信;
(a3)查询步骤:短信猫从服务器上查询与该第一条码对应的文字防伪特征;以及
(a4)反馈步骤:将查询到的文字防伪特征的信息反馈给客户,以便客户核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文字防伪层上还印设有第一序号,该第一条码、第一文字防伪特征分别与该第一序号相关联,所述步骤(a)中,是利用智能手机扫描该第一条码,并将识别后获得的第一序号通过短信发送给短信猫,短信猫在服务器上查询该第一序号对应的文字防伪特征并将其相关信息反馈至客户。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文字防伪层上印设有第二条码和第二文字防伪特征,该第二条码与该第二文字防伪特征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服务器中;所述步骤(c)包括:
(c1)扫描该第二条码,并发送查询短信;
(c2)接收信息:由短信猫接收该查询短信;
(c3)查询步骤:短信猫从服务器上查询与该第二条码对应的文字防伪特征;以及
(c4)反馈步骤:将查询到的文字防伪特征的相关信息反馈给客户,以便客户核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文字防伪层上还印设有第二序号,该第二条码、第二文字防伪特征与该第二序号相关联,所述步骤(c)中,是利用智能手机扫描该第二条码,并将识别后获得的第二序号通过短信发送给短信猫,短信猫在服务器上查询该第二序号对应的文字防伪特征并将其相关信息反馈至客户。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揭开留底式双重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文字防伪层上的第一文字防伪特征与所述第二文字防伪层上的第二文字防伪特征能够对合形成一完整的文字防伪单元,所述文字防伪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其有任意旋转角度的文字构成的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峰,未经李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57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香黑茶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无尾部入耳式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