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磁芯损耗软磁铁氧体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6533.5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4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前军;蔡中德;沈建元;王晓祥;王步猛;张恩明;陆明兵;蔡春桥;蒲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中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磁芯 损耗 磁铁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性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软磁铁氧体材料。
背景技术
软磁铁氧体材料是以Fe2O3为主成分、具有软磁特性的铁氧体,其特征是容易磁化和退磁。软磁铁氧体材料是一种用途广、产量大、成本低的基础材料,是电子、机电工业重要的支柱产品之一,它的推广应用直接影响到电子信息、家电工业、计算机与通讯、环保及节能技术的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软磁铁氧体材料的实用化,至今已半个世纪,由于它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良好的高频特性及陶瓷的耐磨性,因而在电视机的电子束偏转线圈、回扫变压器、收音机扼流圈、中周变压器、电感器、开关电源、通讯设备、滤波器、计算机、电子镇流器、LED等绿色照明、太阳能及风能等新能源、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电子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数字电路和开关电源应用的普及,电磁干扰(EMI)问题日益重要,世界各国对电子仪器及测量设备抗电磁干扰性能提出的标准越来越高。因此,以软磁铁氧体为基础的EMI磁性元件发展迅速,产品种类繁多,如电磁干扰抑制器、电波吸收材料、倍频器、调制器等,已成为现代军事电子设备、工业和民用电子仪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但是现有软磁铁氧体材料存在的诸多缺点:低频、低饱和磁通密度和高磁损耗,限制了电子器件小型化、轻型的发展。
CN 102194561A公开了一种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组分及摩尔配比为:52~55mo1的Fe2O3、39~42mo1的Mn3O4、5~8mol的ZnO、0.1~0.6mo1的添加剂1、0.1~0.2mol的添加剂2、0.006~0.06mo1的ZrO2。所述添加剂1为SnO2、CaCO3、V2O5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添加剂2为Nb2O5、K2CO3、CaCO3、Ta2O5、SnO2、V2O5中的两种或多种。
CN 1627454A公开了一种低损耗软磁锰锌铁氧体,主成分是换算为52.7~53.6mo1%的Fe2O3,8.5~11.8mol%的ZnO,其余为MnO;在主成分中添加1000~8000ppm的SnO2、500~2000ppm的CaCO3、300~1500ppm的V2O5中的至少一种。主成分和添加剂混合预烧后,在细粉碎时再进行二次掺杂,掺入的添加剂为Nb2O5、K2O、CaCO3、Ta2O5、SnO2、V2O5中的至少二种,总的加入量介于800~1200ppm之间。
但是现有软磁铁氧体材料导磁率和磁芯损耗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软磁铁氧体材料。所述软磁铁氧体材料包括主成分和添加剂,其中,主成分按照摩尔百分比包括:50~55mol%的氧化铁(Fe2O3)、33~42mol%的氧化锰(MnO)和8~16mol%的氧化锌(ZnO);添加剂按照占所述软磁铁氧体材料的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80ppm的氧化硅(SiO2)、250~600ppm的氧化钙(CaO)、150~500ppm的氧化铌(Nb2O5)和200~700ppm的氧化钴(Co2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中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中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6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剪切分散乳化机
- 下一篇:用于动态颗粒膜的支撑骨架网及动态颗粒膜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