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获取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6663.9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梁如冰;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2;A62D3/02;B09C1/10;C12R1/385;A62D10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绿 假单胞菌 及其 获取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特别涉及一株可高效分解石油类物质的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获取方法与应用。
技术背景
随着世界对石油及其制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在石油的开采、运输、装卸及利用过程中的溢油事故也日渐增多。溢油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由于石油中烃类污染物的潜在毒性和生物累积效应会导致环境质量和生物种类多样性的严重下降,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造成恶性的环境破坏与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效应,可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与人体,具有生物累积效应,对生物和人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研究石油污染的控制与修复问题可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比较而言,生物法具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是生物法的处理费用低,其处理成本大约只有物化方法的三分之一;其次是生物法的修复操作简单,可实现原位直接修复;再次,生物法修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小。生物修复法包括动物修复、植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这三种方法中由于微生物资源丰富、易于培养、对环境的耐受性较强,因此,微生物修复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关键是从环境中筛选出可高效降解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效率高且周期短。在被石油长期污染的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石油降解菌,可从中筛选出高效的石油降解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获取方法与应用,该铜绿假单胞菌株可稳定高效地分解多种石油类物质,可有效地用于环境中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与环境修复。
本发明所提供的铜绿假单胞菌SJTD-1来源于大庆油田的石油长期污染土壤中,经过人工富集、筛分及纯化所得。SJTD-1菌落呈圆形,隆起,菌落呈黄绿色,透明,边缘无规则扩散,产生荧光色素,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直或弯的杆菌,单个,无芽孢,好氧,30℃下生长良好,有恶臭气味。经对该菌株的16S rDNA的鉴定与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铜绿假单胞菌SJTD-1菌株已于2012年9月19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6584。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SJTD-1,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6584。
上述铜绿假单胞菌的16S rDNA片段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上述铜绿假单胞菌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集被石油长期污染土壤作为微生物源;
B、以石油为单一碳源,制备含有500mg/L石油的100mL BSM无机培养基,用盐酸调pH值至7.0-7.2,121℃灭菌20min;
C、待培养基温度降低到30℃左右时,按照3%的土壤接种量在超净台下接种;
D、30℃、180rpm的恒温摇床培养箱中进行富集培养;
E、重复培养七次后,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反复划线培养,直至分离出单菌株,之后再将菌株接种入上述无机培养基内驯化,上述操作重复多次,得到纯化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命名为SJTD-1。
上述铜绿假单胞菌的获取方法,其中,所述BSM无机培养基的无机成分及浓度如下:K2HPO4,0.5g/L;KH2PO4,3.815g/L;(NH4)2HPO4,0.825g/L;MgCl2·6H2O,20mg/L;FeCl3,0.2mg/L;CaCl2,2mg/L;Na2SO4,200mg/L;KNO3,1.2625g/L。
上述铜绿假单胞菌的应用,用于环境中石油类物质的分解与去除。
上述铜绿假单胞菌的应用,其中,所述石油类物质包括C10-C30的烷烃和石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6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梯状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
- 下一篇:杀菌笼置放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