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放疗功能的纳米靶向或常规抗艾滋病或抗炎性感染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7128.5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8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伟钊 |
主分类号: | A61K51/00 | 分类号: | A61K51/00;A61N5/10;A61P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96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疗 功能 纳米 靶向 常规 艾滋病 性感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制造、分子生物抗艾滋病或抗炎性感染药物和放疗抗艾滋病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放疗功能的纳米靶向或常规抗艾滋病或抗炎性感染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外治疗艾滋病多采用抗艾滋病或抗炎性感染药物例如: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例如齐多夫定、司他夫定、去羟肌苷等、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例如奈韦拉平、蛋白酶抑制剂例如茚地那韦。它们以组成4套国际公认的“鸡尾酒疗法”方案用来治疗艾滋病,即齐多夫定+去羟肌苷+奈韦拉平、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奈韦拉平、齐多夫定+去羟肌苷+茚地那韦、司他夫定+去羟肌苷+茚地那韦。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也逐步采用新型的药物例如侵入和融合抑制剂、艾滋病中和抗体药物、整合酶抑制剂、化学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和抗艾滋病疫苗等用于艾滋病的治疗,传统抗艾滋病治疗应用一个最大的障碍是在艾滋病病毒基因可以发生变异并躲到药物无法杀灭的地方隐藏起来,那就是即使当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ntiretroviral drugs,ARVs)在将体内HIV清除到血液中难以检测的水平时,仍有部分病毒在组织中维持了活性状态,目前国内外所有的抗艾药物均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艾滋病患者,但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寿命,这一直是困扰现代医学治疗艾滋病的全球性难题,本技术采用带放疗功能的靶向或常规抗艾滋病或抗炎性感染药物,采用靶向等药物的协同治疗和缓释治疗,加大治疗的力度,一方面,通过体内循环,将带放疗功能的靶向或常规抗艾滋病或抗炎性感染药物输送到 含有艾滋病毒的各组织和器官中,对艾滋病毒进行杀灭,另一方面,通过体液循环杀灭艾滋病毒,相对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为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将变异、扩散、转移的艾滋病毒消灭干净的机率大幅度地提高。
发明内容:
1、由内至外依次是介孔放射性纳米微球、防辐射惰性金属或吸波膜层、抗艾滋病或抗炎性感染感染靶向或常规药物层或防辐射层、靶向、常规药物层的自由组合层或塑料膜、防辐射层、靶向、常规药物层的自由组合层、纳米靶向载体层;介孔放射性纳米微球表面有众多的介孔放射性纳米微球辐射介孔口和纳米防辐射阀门,纳米防辐射阀门与介孔放射性纳米微球辐射介孔口相连接连通;介孔放射性纳米微球可采用放射性材料加内部介孔通道添加抗艾滋病靶向药物或非靶向常规药物的方式或单独采用纯放射性材料的方式制作;抗艾滋病或抗炎性感染感染靶向或常规药物层或防辐射层、靶向、常规药物层的自由组合层或塑料膜、防辐射层、靶向、常规药物层的自由组合层是0层或1层或1层以上;介孔放射性纳米微球(1)无论是否在采用放射性材料加内部介孔通道添加抗艾滋病靶向药物或非靶向常规药物的情况下,在外界电、光、磁、声的作用和控制下,纳米防辐射阀门的开关都能被自动打开,介孔放射性纳米微球(1)内部的抗艾滋病靶向药物或非靶向常规药物通过介孔放射性纳米微球辐射介孔口向外缓释,对身体组织和艾滋病毒进行“化疗”杀灭;纳米防辐射阀门的开关被自动打开的同时,介孔放射性纳米微球内部的放射线在外界通过介孔放射性纳米微球辐射介孔口对外辐射,对靶点的身体组织的艾滋病毒进行“放疗”杀灭;另一方面,抗艾滋病或抗炎性感染感染靶向或常规药物层或防辐射层、靶向、常规药物层的自由组合层或塑料膜、防辐射层、靶向、常规药物层的自由组合层对靶点的身体组织艾滋病毒化疗或中药治疗进行常规快速杀灭;上述过程是放疗和化疗的单独或结合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伟钊,未经唐伟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71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溃疡治疗方法
- 下一篇:环保酵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