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变焦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7386.3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2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岳;梁永超;李赣湘;刘亮;何基强;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29 | 分类号: | G02F1/29;G02F1/1343;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变焦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变焦透镜。
背景技术
透镜是基本的光学器件,在光学仪器和设备中随处可见。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对透镜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一是要求透镜的焦距连续可调,其二是要求提供大焦距透镜。
液晶具有较大的光电各向异性,是极佳的光电材料。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制造各类光学器件,如液晶显示器、液晶透镜、液晶相位延迟器以及液晶滤波器等。
近年来,随着液晶的发展,人们利用液晶模拟透镜实现了基于液晶透镜的连续变焦菲涅尔透镜。这种技术通过控制电极驱动电压的大小来控制液晶的偏转方向,从而模拟固态透镜的折射率分布,进而模拟菲涅尔透镜的面型,达到连续变焦和成像性能好的目的。
菲涅尔波带图案电极面中能够用同一电压控制的多个环带电极用一根电极引线引出,目前,大多数技术中,如美国专利公开号为US20050231677(公开日2005年10月20日),环带电极和电极引线是在同一层导电层中形成的,所以在电极面内,环带电极被电极引线隔断不连续,导致透镜的成像性变差,且因电极引线和环带电极在同一导电层,电极引线的电场对液晶层的影响没有被屏蔽掉,进一步导致透镜的成像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方法简便且成像性好的液晶变焦透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变焦透镜,其液晶盒具有上平面基板和下平面基板,所述上平面基板和所述下平面基板之间封装液晶层,所述上平面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有上平面基板透明电极面、所述下平面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有下平面基板透明电极面,所述上平面基板透明电极面和所述下平面基板透明电极面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菲涅尔波带图案电极面,所述菲涅尔波带图案电极面内含有N个透明环带电极组,每个所述透明环带电极组包括n个透明环带电极;位于不同所述透明环带电极组中同一相对位置的多个透明环带电极构成同一透明环带电极阵列,至少一个所述透明环带电极阵列中的所有透明环带电极用一根透明电极引线引出,所述透明电极引线与其导通的所述透明环带电极之间的非导通部分由透明绝缘层隔离,相邻两个所述透明环带电极之间由绝缘间隙隔开,所述透明电极引线通过导通结点将属于同一个所述透明环带电极阵列的所有所述透明环带电极连接导通,所述导通结点处包括导电点,在非所述导电点处,所述透明电极引线设置于比所述透明环带电极更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位置,所述透明环带电极在所述透明电极引线处连续不间断;其中,N为自然数,n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
优选地,所述导通结点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引线段、部分所述透明绝缘层和部分所述透明环带电极;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引线段是所述透明电极引线的一部分且由第二透明电极引线子段和第三透明电极引线子段构成,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引线子段被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引线子段未被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绝缘层覆盖;
在所述透明电极引线与所述透明环带电极之间的所述导电点处,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环带电极与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引线子段直接连接导通;
在所述透明电极引线与所述透明环带电极的非所述导电点处,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绝缘层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引线段。
优选地,所述导通结点为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包括其底部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引线段、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引线段正上方的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引线段和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绝缘层之上的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环带电极;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绝缘层仅在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环带电极与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引线子段导通处被去除。
优选地,所述导通结点为突起结构,所述突起结构包括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引线段、覆盖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引线段正上方的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绝缘层正上方的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环带电极;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引线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引线段正上方的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绝缘层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透明电极引线与所述透明环带电极在同一层透明导电层中形成,且在所述导通结点处所述透明电极引线与所述透明环带电极直接连接导通;
在非所述导通结点处,该条所述透明电极引线将所述透明环带电极在所述透明导电层绝缘隔断,所述透明环带电极被绝缘隔断的区域包括其底部的部分所述透明电极引线、完全覆盖在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电极引线正上方的部分所述透明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部分所述透明绝缘层正上方的透明环带弧形电极;其中,所述透明环带弧形电极将所述透明环带电极被该条所述的透明电极引线绝缘隔断的区域填充完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7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鱿鱼存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调节海水酸度的海洋生物养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