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性胺基苯胺基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7962.4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2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姚伟;马振民;高爱红;高洪远;刘甜甜;薛颖朝;张巧娜;李浩生;王岩;王增龙;崔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3/06 | 分类号: | C07F3/06;C08G63/83;C08G6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性 胺基 苯胺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手性胺基苯胺基锌化合物,其特征是:结构式如下式Ⅰ所示,式中R1,R2均为C1-C4直链或支链结构的烷基;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胺基苯胺基锌化合物,其特征是:R1为甲基或乙基,R2为甲基或乙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性胺基苯胺基锌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配体:将原料N,N-二烷基胺基苯甲醛和(1R,2R)-环己二胺在有机溶剂中发生缩合反应,反应温度为40~70oC,反应时间为2~24小时,反应后经浓缩、重结晶得式a所示的席夫碱;将席夫碱在有机溶剂中用LiAlH4进行还原,反应的温度为0~70oC,反应时间为1~24小时,得具有式A结构的手性胺基苯胺基配体;
(2)制备手性胺基苯胺基锌化合物:将手性胺基苯胺基配体与烷基锌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反应温度为0~120 oC,反应时间为1~36小时,反应后经浓缩、重结晶得式I结构的手性胺基苯胺基锌化合物;席夫碱和胺基苯胺基配体结构式如下,式中R1为C1-C4直链或支链结构的烷基,R2也为C1-C4直链或支链结构的烷基: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N,N-二烷基胺基苯甲醛和(1R,2R)-环己二胺的摩尔比为2-3:1;席夫碱与LiAlH4的摩尔比为1: 1~1.5;配体与烷基锌的摩尔比为1:2~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缩合反应中,缩合反应的温度为50~70oC,反应时间为3~12小时;还原反应中,还原反应的温度为20~70 oC,反应时间为2~12小时;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20~110 oC,反应时间为2~12小时;配体与烷基锌的摩尔比为1:2~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烷基锌分子式为Zn(R2)2,R2为C1~C4直链或支链结构的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缩合反应所用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甲醇、己烷、乙醇和氯仿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步骤(1)中还原反应所用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或/和乙醚;步骤(2)中所用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甲苯、己烷、苯、氯仿和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步骤(1)和(2)中,重结晶所用的溶剂均为己烷。
8.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性胺基苯胺基锌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是:用作环内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所述环内酯为丙交酯和己内酯的一种或两种,其中,丙交酯为左旋丙交酯和外消旋丙交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环内酯开环聚合反应包括以下步骤:将手性胺基苯胺基锌化合物催化剂、有机溶剂、醇助催化剂和环内酯混合,在无水无氧和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聚合开环反应,反应后将反应物进行处理得聚内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聚合反应所用有机溶剂为甲苯、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醇助催化剂为苄醇或异丙醇;环内酯与手性胺基苯胺基锌化合物催化剂摩尔比为20~2000:1,醇助催化剂与手性胺基苯胺基锌化合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2~6:1;聚合反应温度为20~115℃,时间为5-144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79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