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WLAN客户业务感知质量的数据挖掘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9291.5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4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攀;高一峰;刘占峰;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攀;高一峰;刘占峰;刘涛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wlan 客户 业务 感知 质量 数据 挖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基于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客户业务感知质量的数据挖掘方法的研究,主要分析客户业务感知质量评估模型来说明如何在WLAN网络内挖掘数据来提高客户业务感知质量,涉及到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WLAN的横空出世,弥补了固定网络的移动性不足和移动网络的宽带性不足,因此WLAN可作为固定和移动网络数据业务的补充。相比于电路业务,数据业务具有以下儿个明显的特点:统计复用;各用户之间共享网络资源,对网络资源是竞争的关系;业务种类多,发展快;不同的业务具有不同的特性,导致不同业务的网络行为不同,对网络质量的要求也不同;业务发展快,业务模型复杂。数据业务的这些特点都要求网络具备有效的QoS技术来为不同的用户、不同的业务提供可靠的网络质量。在固定互联网领域,光纤具有非常大的带宽,因此问题不是很突出,但是对无线通信网的要求却很大。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无线通信频谱有限,带宽有限。移动业务最大的特点是移动性,移动性导致了移动数据业务的业务模型更加复杂,业务预测更难。因此,无线数据业务对WLAN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对业务质量预期的分析。目前数据业务方面还没有真正获得用户对业务质量预期的数据,而这是数据业务大规模发展前提条件之一。而WLAN的数据传输业务如何得到更好发展取决于客户业务感知质量,而客户业务感知质量取决于对业务的数据挖掘。在高度的行业市场竞争环境下,面向用户的业务/网络质量管理模式越来越被各大运营商高度认同。以此来确保用户市场份额,提高业务的收益。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WLAN网络的客户业务感知质量。分析基于WLAN客户业务感知质量的数据挖掘方法,把人们对网络数据的应用从低层次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智能型的网络业务性能管理优化方案,改善用户感知,构造了数据挖掘的数学模型,从而更好的营造新的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型,为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缔造新的利润增长空间,更好地推进WLAN数据传输业务的发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基于WLAN网络客户业务感知质量的数据挖掘方法,把人们对网络数据的应用从低层次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智能型的网络业务性能管理优化方案,改善用户感知。统筹管理整体网络,评估业务整体性能,发现QoE的根本问题,解决QoE的主要矛盾,实现网络效益的最大化。
本发明的关键方法是利用数据分析挖掘方法统筹管理,分析,优化用户感知。基于WLAN客户业务感知
质量的数据挖掘方法评估分析如附图1所示,数据挖掘的具体方法为:
第一步:任务理解。首先确定具体业务的任务,包括任务的背景、目标和项目计划。
第二步:数据采集。根据上述描述的任务,确定具体要采集的数据以及采集数据的方法。
第三步:数据处理。确定如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哪些些数据是关键数据,哪些数据是无用数据,哪些数据之间有某种关系,使用哪种数学函数对这些数据进行构造、整合、格式化数据。
第四步:建模和数据挖掘。确定建模过程,根据任务目标和已处理的数据,确定最合适的建模过程,建造数据、评估和验证建模结果。
第五步:评估总结。根据建模结果评估项目结果,回顾项目过程,吸取经验教训,确定下一步方案。
第六步:部署。根据评估总结来确定可行性,开发与集成信息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WLAN客户业务感知质量的数据挖掘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1、关联分析:分析用户感知问题原因。寻找和发现网络中某项关键指标或问题的相关可能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如用户感知与覆盖,干扰,切换,容量以及时间等因素的关系。
2、聚类分析:定位网络问题点将庞大的网络中的各种事件/网元根据相似性进行汇聚分类。例如对网络中的所有小区根据各类指标进行分类,科学高效的定位。
3、趋势顶测:预测业务量及网络容量根据宝贵的历史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和建模的方法得到业务量或指标变化的趋势。提前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进行预测与应对。
4、偏差检测:发现业务性能异常波动业务的指标有着随机波动的特性,采用偏差检测科学的判断哪些是正常性的随机浮动哪些是异常的业务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攀;高一峰;刘占峰;刘涛,未经王攀;高一峰;刘占峰;刘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92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