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金手指插头印制板的划槽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9528.X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3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晓;秦丽洁;张伟;纪龙江;王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太平洋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3/4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6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手指 插头 印制板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制线路板划槽工艺加工方式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金手指插头印制板的划槽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有些印制线路板在完成线路上的电子元件安装后,成了一个功能块。这种功能块在电子整机中使用时,为了维修或更换方便,采用了插拔的方式,即在线路板上的一个边上制作有一排像手指一样张开的线路的插脚(俗称金手指插头),以便在插入电子整机的插槽中时,与整机的线路完成连接。此类型的印制线路板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需要在金手指插头处设计导电引线,以便在电镀镍金工艺加工中在插头上电镀耐磨金镀层。当该印制线路板同时设计有划槽工艺时(传统设计印制线路板金手指插头结构如图3所示),与金手指插头的导电引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划槽线会将导电引线划断,导致电镀镍金工艺无法加工。
此种问题的传统对应方式有两种:
1、跳刀划槽,即通过划槽程序的编辑,实现划槽刀在金手指插头导电引线通过的位置抬起,不将引线划断;如图1和图2中的B图所示,在跳刀划槽方式中,划槽线在导电引线附近断开,使其并不划断,从而使单板上的导电引线保持完整,达到其为金手指插头导电的目的(如图5所示)。缺点是程序设计复杂,对员工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且程序运行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对于某些排版设计空间尺寸较小的印制线路板,此方法也颇为不适用。
2、直接划槽,导电引线划断后手工使用铜线将导电引线划断位置焊接起来;如图1和图2中的A图所示,在传统的直接划槽方式中,划槽线直接划断导电引线,然后再用焊锡线连接分别处于两个单板上的两段单板引线,使其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其为金手指插头导电的目的(如图4所示)。缺点是效率过低,无法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带有金手指插头印制板的划槽加工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带有金手指插头印制板的划槽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导电通孔设计,在金手指插头引线位置增加导电通孔:
a、导电通孔的设计钻孔刀具直径为∮0.8-1.0mm,焊盘年轮设计值最小0.07mm;
b、在印制线路板中每一个划槽线和导电引线的交叉点都设计增加一个导电通孔;
c、导电通孔的中心点与划槽线和导电引线的交叉点重合;
2)生产工具输出,印制线路板文件制作完成后,输出生产系统的加工工具;
3)划槽加工:按照划槽图纸标注的划槽线位置和尺寸对印制线路板进行划槽加工。
所述的印制线路板的划槽线直接横跨金手指插头的导电引线整条加工,而不影响导电引线的电流导通效果。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如下:
1、导电通孔可在印制线路板加工流程中已有的钻孔、化镀、电镀工序直接加工,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加工流程,设计简单合理。
2、刻划槽工序可采用正常工艺加工,无需采用跳刀划槽的方法避开导电引线,降低了程序编辑的难度,避免了由于程序编辑错误而导致产品报废的隐患。
3、有效的缩短了刻划槽工序的加工时间,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消除了由于设计跳刀划槽工艺而浪费的排版尺寸空间,为增加印制线路板尺寸设计时的排版利用率提供了设计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印制线路板设计结构对比示意图(图中A图为传统直接划槽加工效果示意图,图中B图为跳刀划槽加工效果示意图,图中C图为本发明加工效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同传统的印制线路板设计结构局部放大对比示意图(图中A图为传统直接划槽加工效果示意图,图中B图为跳刀划槽加工效果示意图,图中C图为本发明加工效果示意图);
图3为印制线路板金手指插头传统设计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4为传统直接划槽加工效果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跳刀划槽加工效果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带导电通孔的金手指插头设计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导电通孔划槽加工效果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印制线路板,1a为单板I,1b为单板II,2为金手指插头,3为导电引线,3a为单板引线I,3b为单板引线II,4为划槽线,5为导电通孔,6为导电铜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太平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太平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9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钢管吹吸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