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气管支气管炎的特效中药方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0159.6 | 申请日: | 201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波;刘丽倩;仇美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丽倩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气管 支气管炎 特效 药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制作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气管支气管炎的特效中药方。
背景技术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于生物性或非生物性致病因素引起的支气管树黏膜急性炎症,为一个独立病症,与慢性支气管炎不存在内在联系,亦非病程上的区分。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相当常见,在门诊患者中比肺炎病例多20倍,比支气管哮喘多10倍。
本病属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小儿和老年多见。多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受凉为主要原因,秋冬为本病多发季节,寒冷地区也多见,在流感流行时,本病的发生率更高。另外经常与理化刺激因子接触人群,均易罹患本病。起病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因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外邪侵袭肺卫,导致肺气不宣,肃降失调,影响肺气之出入,因而引起咳嗽,咳痰、气喘.因人体素质各异及感染外邪不同,可出现风寒、风热等不同证候,临床所见以风寒为多.其他如吸入烟尘秽浊之气也可犯肺致咳。若肺卫之邪不能及时祛除,又可衍变转化,如风寒咳嗽可郁而化热,风热咳嗽可化燥伤津,因而临床上就有风寒、风热、燥热等不同证侯的喷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治疗气管支气管炎效果差,费用高,副作用大等问题,发明一种利用中药治疗气管支气管炎的特效中药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气管支气管炎的特效中药方,其特殊之处是:组成成分为:麻黄、鹅不食草、紫苏叶、胡秃子叶、生姜、杏仁、甘草;组分重量百分比为:麻黄11-13%、鹅不食草11-13%、紫苏叶16-20%、胡秃子叶16-20%、生姜16-20%、杏仁16-20%、甘草5-7%。水煎服,一日2次。
本发明的特效中药方对治疗风寒型气管支气管炎有疗效显著。本方中药性大多性较温,适宜于治疗寒性气管支气管炎。方中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鹅不食草有温肺祛痰之功效;紫苏散风寒、通腠理、化痰饮、利肺气,与生姜配伍治疗风寒引起的疾病效佳;胡秃子叶是胡秃子叶、根、果实的总称,同用既能收敛止咳,又能治咽喉肿痛。杏仁用于咳嗽气喘,主入肺经,味苦能降,且兼疏利开通之性,降肺气之中兼有宣肺之功而达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随证配伍可用于多种咳喘病证。风寒咳喘,配伍麻黄、甘草,以散风寒,宣肺平喘。生甘草,长于清火,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力胜。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特效中药方有温肺散寒、祛痰止咳的功效。对治疗风寒型气管支气管炎有疗效显著。
本中药方治疗气管支气管炎患者86例,12岁以内小儿53例,青壮年1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21例。服药2-5剂均痊愈。有效率100%。
本发明中药方为纯天然药物制剂,方法简便,费用低,见效快,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麻黄6克、鹅不食草6克、紫苏叶9克、胡秃子叶9克、生姜9克、杏仁9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2次。
实施例2
称取麻黄9克、鹅不食草9克、紫苏叶6克、胡秃子叶6克、生姜9克、杏仁9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2次。
实施例3
称取麻黄6克、鹅不食草9克、紫苏叶6克、胡秃子叶9克、生姜9克、杏仁9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2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丽倩,未经刘丽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0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晕车的湿巾
- 下一篇: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