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地隙多功能卷管型节水灌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1219.6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9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生;赵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生;赵英斌 |
主分类号: | A01G25/09 | 分类号: | A01G2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5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地 多功能 卷管型 节水 灌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农田灌溉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旱田农业生产中普遍采用自吸式卷盘喷灌机、平移式喷灌机或中心支轴回转式喷灌机来承担和完成旱田作物的抗旱喷灌作业。其中平移式喷灌机和中心支轴回转式喷灌机均是定位安装在确定地块的田间内,即只能在固定面积的地块内进行喷灌抗旱作业,很难在完成一个地块作业后再转移到其他地块内进行作业,拆装与运输转移工作量十分巨大,效率低,作业成本大幅提高。另外,在田间内的农作物株身提高、叶片丰茂条件下进行喷灌作业时,从平移式喷灌机和中心支轴回转式喷灌机喷头喷洒出的水量多数被阻隔洒落在植物叶面和茎秆上蒸发浪费掉,只有极少量的水份掉落在田地土壤中,造成大量水份的损失,抗旱效果下降。自吸式卷盘喷灌机虽然可以在不同地块内转移进行喷水作业,但是由于该机仍采用喷头圆形回转完成喷水作业,不能将水份直接灌入田地土壤中,其水量的损失浪费所存在的缺陷与平移式、回转式喷灌设备完全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高地隙多功能卷管型节水灌溉机,通过将该机可在不同田地间方便转移进行施水作业,并将水份直接灌施在田间土壤内的方式,达到节水效果显著、抗旱效果好、使用效率高、适应能力强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龙门式高地隙机架总成上固装驾驶室和发动机,在龙门式高地隙机架总成的前、后侧四角部位上分别可转动地配装转向立轴总成,两个转向四杆机构分别将前侧的两个转向立轴总成和后侧的两个转向立轴总成连接,两个转向液压油缸分别铰连安装在龙门式高地隙机架总成前、后侧上端部上,且两个转向液压油缸的油缸杆分别与前、后侧的一个转向立轴总成铰连接;驱动轮配装在转向立轴总成下端部上,在驱动轮上固装行走驱动马达;通过三角架总成的前角点与龙门式高地隙机架总成的铰接将三角架总成可摆动地铰装在龙门式高地隙机架总成上,卷管轮升降油缸铰装在龙门式高地隙机架总成上,卷管轮升降油缸油缸杆与三角架总成的下角点铰接;主液压马达、铺管压管换向箱和压管轮环形座固装在三角架总成上,在三角架总成的后角点部位上可转动地安装卷管轮,卷管轮位于压管轮环形座内侧,主液压马达分别驱动铺管压管换向箱和卷管轮,卷管逐层缠绕在卷管轮上,且与卷管轮中心轴连通,出水管头安装在卷管轮中心轴端部上,压管轮总成配装在压管轮环形座上,且与缠绕在卷管轮上的卷管接触配合,压管轮总成由铺管压管换向箱驱动;在龙门式高地隙机架总成前侧下部上铰装开沟注水器,开沟注水深度调节油缸的两端分别铰连在龙门式高地隙机架总成和开沟注水器上,出水管头与开沟注水器连通;在龙门式高地隙机架总成上配装铺管导向驱动双链轮,驱动导向双链轮与铺管压管换向箱连接;铺管总成和铺管导向调整总成依次从前至后安装在龙门式高地隙机架总成后侧上部,铺管总成与卷管轮相配合,卷管依次插入在铺管总成和铺管导向调整总成内,铺管导向驱动双链轮利用链条与铺管总成连接,至此构成高地隙多功能卷管型节水灌溉机。
本发明创造尤其适合在农作物植株达到一定高度、叶片茂盛的中耕管理期间内完成抗旱作业,并可将抗旱用水直接条施在株间垄沟土壤内,经适当改动,还可完成液体面肥或者液体杀虫剂的喷洒作业,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灌溉质量好、效益高、节水效果显著、作业项目多、转移作业地块方便、机具使用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高地隙多功能卷管型节水灌溉机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向视图;
图3是铺管导向调整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向视图;
图5是图3的右向视图;
图6是铺管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向视图;
图8是压管轮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向视图;
图10是在龙门式高地隙机架总成底部安装履带式行走机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生;赵英斌,未经刘伟生;赵英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12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