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铈基抛光粉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1396.4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5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于瀛;黄小卫;龙志奇;王良士;崔梅生;侯永可;赵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G1/02 | 分类号: | C09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程凤儒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铈基抛光粉的制备工艺,属于稀土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稀土抛光粉开发的历史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和加拿大率先使用了以氧化铈为主要成分的稀土抛光粉。与传统抛光粉相比,稀土抛光粉具有抛光速度快、光洁度高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而且能改善抛光质量和操作环境。稀土抛光粉因其独特的化学机械作用原理所带来的高抛光效率,成为玻璃抛光材料的首选,被广泛用于镜片、光学元件(透镜、棱镜)、彩电玻壳、平板显示器用电子玻璃、硅片、磁盘玻璃基片等产品的抛光加工。从1933年开始,氧化铈作为玻璃抛光粉在欧洲得到应用,到1941年左右,铈基稀土抛光粉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推广。
氧化铈(CeO2)作为抛光磨料粒子的使用性能不仅与其化学组成、纯度有关,而且与CeO2的形貌、粒度分布、粒子大小等指标有关,这便对CeO2制备过程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制出形貌球化度高、粒度分布均匀、抛光能力强的CeO2磨料尤为重要。尽管目前CeO2的制备有不少的报道,但普遍存在着颗粒团聚严重、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从而影响CeO2磨料的使用性能。
国内外抛光粉的制备方法一般采用草酸或者碳酸氢铵沉淀,但草酸贵,生产成本高,而且产生大量草酸废水。而采用碳酸氢铵作为沉淀剂制备抛光粉,沉淀过程中夹带的铵离子在焙烧时会在抛光粉晶格中形成缺陷,导致晶体发生形变,导致性能下降。另外还会产生大量氨氮废水污染环境,氨氮废水回收处理成本很高,难以得到环保标准要求。一些企业为了消除氨氮废水污染,采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代替碳酸氢铵、氢氧化铵做沉淀剂生产金属碳酸盐、氢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但成本增加1倍左右,而且也带来钠盐废水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铈基抛光粉的制备工艺,该工艺有效的提高抛光粉性能,同时降低了铈基抛光粉的生产成本,避免了氨氮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铈基抛光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以碳酸氢镁水溶液和/或碳酸氢钙水溶液为沉淀剂,将沉淀剂和含有铈离子的盐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浆液;
(2)将步骤(1)的浆液在30℃~90℃下保温陈化0.5~48h;过滤、干燥后得到抛光粉的前驱体粉体;
(3)将前驱体粉体在600℃~1100℃下灼烧,得到的粉体经过分散、分选后处理,得到铈基抛光粉产品。
在上述制备工艺中,采用碳酸氢镁水溶液和/或碳酸氢钙作为沉淀剂制备抛光粉,夹带的镁离子、钙离子会对抛光粉晶格形成有效支撑,弥补了抛光粉焙烧过程中形成的晶体缺陷,同时二价离子的存在可以提高晶体表面光滑度。另外,碳酸氢钙和/或碳酸氢镁是一种弱碱,使得沉淀体系pH范围稳定,因此在对离子溶液进行沉淀过程中晶体缓慢成核,不容易团聚,得到材料粒径均匀,有效的提高了抛光粉的性能。
所述步骤(1)中的硝酸盐溶液、氯化物溶液或硫酸盐溶液。
所述碳酸氢镁和/或碳酸氢钙水溶液浓度以氧化镁或氧化钙计为1~25g/L。
所述步骤(1)中沉淀剂的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0~150%。
所述步骤(1)中向得到的浆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添加剂,并混合均匀,该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抛光粉理论重量的0.01~10%。
为了提高抛光粉形貌球化度,使抛光粉粒度分布均匀、抛光能力强,提高切削力,改善抛光粉的悬浮性能等,在所述步骤(1)的浆液或步骤(2)的前驱体粉体中加入含硅的化合物,优选为氟硅酸或氟硅酸盐;在所述步骤(1)或步骤(2)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氟化物,该氟化物为氟化铵、氢氟酸、氟硅酸铵和氟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在沉淀及焙烧过程中产生的CO2捕集回收用于制备碳酸氢镁和/或碳酸氢钙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以纯净的碳酸氢钙和/或碳酸氢镁水溶液作为沉淀剂沉淀稀土离子,得到铈基抛光粉,通过控制沉淀过程中沉淀剂的用量、沉淀反应速度以及洗涤次数等控制产品中镁的含量。碳酸氢钙和/或碳酸氢镁是一种弱碱,沉淀体系pH范围稳定,因此,在对离子溶液进行沉淀过程中晶体缓慢成核,不容易团聚,得到材料粒径均匀,提高了抛光粉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降低了铈基抛光粉的生产成本,避免了氨氮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将控制环境污染与提高产品性能相结合,一步完成了对环境的保护和产品性能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13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