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列吸盘式壁板装配柔性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1896.8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升;翟雨农;王亮;罗红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列 吸盘 壁板 装配 柔性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列吸盘式壁板装配柔性工装,属于机械工程/飞机装配领域。
背景技术:
壁板类组件是构成飞机气动外形的主要结构件,数量多,外形复杂,刚度弱。其装配过程主要包括定位、夹紧、制孔、连接等。壁板组件装配精度直接影响后续机身、机翼部件和总装的装配质量,是保证飞机装配精度的基础。
目前国内航空工业在壁板类组件的装配仍采用“一架一用”形式的传统刚性工装,其模块化程度低,可重构性差,缺乏通用性。一套装配型架只有一套内型卡板,只对应装配一套壁板组件,每套壁板组件对应的工装都需单独设计制造,工装缺乏对壁板类产品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导致飞机制造成本高,生产准备周期长,企业生产效益低。此外,刚性工装采用模拟量形式的内型卡板来定位壁板组件,定位精度较低,误差累积较大。
柔性工装技术和数字化控制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柔性工装技术是可重组的模块化、自动化装配工装技术,其目的是免除设计和制造各种零部件装配的专用固定型架、夹具,可降低工装制造成本、缩短工装准备周期、减少生产用地,同时大幅度提高装配生产率。柔性工装通过采用数字量形式的工装定位数据,结合数字化控制技术,可实现工装数字化定位,相比传统刚性工装基于模拟量的定位方式,数字化定位的精度大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列吸盘式壁板装配柔性工装,以克服当前飞机壁板类组件装配工装重构性差、缺乏通用性以及工装定位精度低等问题,该工装通过电机控制程序精确调整每个真空吸盘在空间的位置,工装吸盘可构成不同的点阵,从而实现一套工装系统完成多种壁板组件的数字化定位及钻铆装配,减少工装数量,缩短生产准备周期,提高定位精度。
本发明一种行列吸盘式壁板装配柔性工装,如图1、2所示,它包括导轨底座、X向驱动单元和立柱调形组件单元。导轨底座固定连接于地面,立柱调形组件单元安装在导轨底座的两条X向直线导轨上,并可沿X向直线导轨移动,X向驱动单元位于立柱调形组件单元的底部和导轨底座之间,与导轨底座固连,并与立柱调形组件单元的底部相连。
所述导轨底座由底座、X向直线导轨、X向滚珠丝杠固定座和X向运动限位座组成,其间关系是:底座沿X向的两端上表面各设有X向直线导轨,在底座内侧两端的冷压无缝钢管材上各设有X向滚珠丝杠固定座,底座沿Y向的两端上表面各设有X向运动限位座。该底座由冷压无缝钢管材拼接构成,是整个工装的承载体;该X向直线导轨是其上设有多个连接孔的高精度直线导轨,它是立柱调形组件单元沿X向的移动轨道;该X向滚珠丝杠固定座是由2块矩形钢板和2块三角形钢板连接而成的“L”形金属结构件,用于固定X向驱动单元的X向滚珠丝杠;该X向运动限位座是由板材和圆管连接而成的“Z”形金属结构件,它用于限制立柱调形组件单元沿X向的运动范围,防止其运动超程。
所述X向驱动单元由X向滚珠丝杠、X向传动底座、X向同步带装置、X向电机减速器支架、X向减速器和X向伺服电机组成,其间关系是:X向滚珠丝杠两端固连在导轨底座上的X向滚珠丝杠固定座,X向传动底座的一端沿X向滚珠丝杠的轴向套接在X向滚珠丝杠及其螺母的外侧,另一端通过螺纹孔连接在立柱调形组件单元下底板的下表面,X向电机减速器支架安装在立柱调形组件单元下底板的上表面,X向减速器的转轴通过X向同步带装置与X向滚珠丝杠的螺母连接。该X向滚珠丝杠是精密滚珠丝杠,用于将其螺母的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该X向传动底座是由板材和圆管连接而成的“Ω”形金属结构件,它和X向滚珠丝杠的螺母一起带动立柱调形组件单元沿X向移动;该X向同步带装置是由同步带和2个同步带轮组成,用于将X向减速器转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X向滚珠丝杠的螺母;该X向电机减速器支架是由2块矩形钢板和2块三角形钢板连接而成的“L”形金属结构件,用于安装固定X向减速器及X向伺服电机,并设有调节同步带张紧的长圆孔;该X向减速器是APEX的AE系列减速器,用于增大X向伺服电机的转轴扭矩;该X向伺服电机是欧姆龙G5系列电机,是整个X向驱动单元的动力元件。
所述的立柱调形组件单元由调形模块单元沿Z向螺接组成,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1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位制备铝化硅硼酸盐分子筛的方法
- 下一篇:具有有力踢击板的鞋类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