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轴自由度的张紧器缸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2368.4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B.阿克塞尔;J.W.小帕利尼;S.M.王;P.J.波特;林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特柯格雷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1 | 分类号: | E21B43/01;B63B35/4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傅永霄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由度 张紧器缸 连接 | ||
1. 一种用于在立管(13)中维持张力的张紧器(11),所述立管(13)具有轴线(39)且从海底井口组件延伸穿过浮动平台甲板(17)中的开口(15),所述张紧器(11)包括:
张紧环(21),其适于联接到所述立管(13);
多个液压气动缸组件(19),每个缸组件在至少一端(33,35)上具有柔性联接器(37,41),用于将所述缸组件(19)联接在所述甲板(15)与所述张紧环(21)之间;
其中,每个柔性联接器(37,41)包括:
下部部件(43,81),其联接到所述缸组件(19)中的一个;
中间部件(53,83),其由第一销(69,91)枢轴联接到所述下部部件(43,81);以及
上部部件(59,85),其由第二销(67,109)枢轴联接到所述中间部件(53,83),所述第一销(69,91)和所述第二销(67,109)彼此间隔开且垂直,使得所述上部部件(59,83)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件(53,83)在所述第二销(67,109)上枢转并且所述下部部件(43,81)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件(53,83)在所述第一销(69,91)上枢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部件(43)包括沿着所述缸组件(19)的轴线(39)延伸的支柱(47);
所述中间部件(53)包括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布置在所述支柱(47)周围且枢轴联接到所述支柱(47),以在所述支柱(47)与所述内套筒(53)之间形成支柱环形空间;并且
所述上部部件(59)包括限定空腔的外套筒,所述支柱(47)和内套筒(53)插入所述空腔中,使得外环形空间形成于所述内套筒(53)与所述外套筒(59)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部件包括缸转接器(81),所述缸转接器(81)联接到所述缸组件(19)的一端并且具有与所述缸组件相反地从所述缸转接器(81)延伸的两个支柱(87);
所述中间部件包括定位在所述缸转接器(81)的支柱(87)之间的内枢轴(83),所述第一销(91)穿过所述支柱(87)的上端和所述内枢轴(83)的上端;并且
所述上部部件包括转接器闭锁组件(85),所述转接器闭锁组件(85)具有从基座部件(103)延伸的两个叉状物(101)和与所述叉状物(101)相反地从所述基座部件(85)延伸的突出部(105),所述第二销(109)穿过所述叉状物(101)的与所述基座部件(103)相反的端部和所述内枢轴(83)的下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转接器(81)还包括:
圆形板,所述支柱(87)与所述缸组件相反地从所述板的周边部分延伸;并且
所述支柱(87)具有构造成接纳所述第一销(91)的一部分的成形端部(89)。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枢轴(83)包括:
本体,其具有穿过上部的第一销孔(95)和穿过下部的第二销孔(99),所述第一销孔(95)和所述第二销孔(99)彼此垂直;以及
邻近所述第二销孔(99)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延伸的支撑部件(113),所述支撑部件(113)在平行于所述第二销孔(99)的轴线的平面中延伸,所述支撑部件(113)构造成接纳所述第二销(109)的一部分。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闭锁还包括叉状物(101),所述叉状物(101)具有构造成接纳所述第二销(109)的一部分的成形开口(111)。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旋转键(115),所述防旋转键(115)构造成接合所述第一销(91)和所述第二销(109)中的至少一个,以防止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分别相对于所述支柱(87)和所述叉状物(101)的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特柯格雷公司,未经韦特柯格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23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