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布袋集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3077.7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1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沈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保国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布袋 集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布袋集尘器。
背景技术
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叫除尘器或除尘设备。大家都有戴口罩的经历,口罩就是一种简易的过滤除尘设备。除尘设备的除尘机理很简单,它与口罩的除尘机理一样,是通过滤材料对烟气中飞灰颗粒的机械拦截来实现的。但除此之外,先收到的飞灰颗粒在滤料表面还形成了一层稳定的稠密的灰层(一般称为滤饼或滤床),它又起到了很好的过滤作用,特别是用编制布做滤袋的除尘设备,这层滤床起到了主要的过滤作用。
过滤元件可以由棉毛纤维、玻璃纤维或各种化学纤维经过纺织(或针刺)成滤料,再缝制成垂直悬挂的滤袋,不同场合要选用不同的滤料。在滤袋上收集到的粉尘通过周期性的机械抖动、过滤后的烟气反吹或压缩空气的脉冲反吹等途径使布袋变形而将灰清除。常用的清灰方法主要有:1、气体清灰:气体清灰是借助于高压气体或外部大气反吹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气体清灰包括脉冲喷吹清灰、反吹风清灰和反吸风清灰;2、机械振打清灰:分顶部振打清灰和中部振打清灰(均对滤袋而言),是借助于机械振打装置周期性的轮流振打各排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3、人工敲打:是用人工拍打每个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粉尘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人类的健康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治理粉尘污染,净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所有人的共识。为了维护生产环境洁净,必须及时清理被粉尘污染的场所。除尘器能广泛应用于清理抛光机、汽车、摩托车、弹簧行业磨簧行、化工、水泥建材、木材加工、粮食加工、制药、机械加工等行业。但是,市面上现有的除尘器体积大,安装成本高,且通过高压风机反吹,潮气易浸湿布袋,影响除尘清灰效果。
另外在化工行业中,经常需要将化工原料如矿粉等进行培烧,以制得所需产品,在焙烧过程中炉体内会产生由气体、气态水及粉尘等组成的高温烟尘,上述烟尘若直接排放,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上述烟尘中的粉尘大部分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直接排放也造成化工原料的大量浪费,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回收,其一般采用振动的方式将附着在由滤布组成的布袋表面粉振下以防止堵孔,但这种方式一方面会对滤布造成撕扯,极易造成滤布的破损,另外还会有些粘性粉尘不容易振下影响回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布袋集尘器,克服了分室反吹清灰强度不足和一般脉冲清灰粉尘再吸附等缺点,使清灰效率提高,喷吹频率大为降低。该产品使用淹没式脉冲阀,降低了喷吹气源压力和设备运行能耗,延长了滤袋、脉冲阀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布袋集尘器,由支撑架1、入孔2、导流板3、壳体4、多孔板5、脉冲喷吹系统6、顶部栏杆7、盖板8、顶盖面9、爬梯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4上端内部设置有多孔板5,其多孔板5向下一侧面设置有滤袋组合,在多孔板5上方壳体4外侧还设置有多个脉冲喷吹系统6,在壳体4上端一侧还设有入灰口,在壳体4下端设置有锥形灰斗,所述的锥形灰斗内部设置有导流板,一侧设有出灰口,底部设有法兰接口,在围绕壳体4一周还设置有爬梯10。
所述的壳体4由角钢和钢板焊接成一个直立的长方体,上下两个底面开口。
所述的多孔板5的一侧设置有肋板,多孔板上设置有42个Φ162的贯穿孔,
所述的滤袋组合由滤袋和笼架头文丘里管组成,笼架头文丘里管设置在滤袋顶部,在滤袋内壁设置有多个笼架纵向条和上下两层笼架内箍圈。
所述的导流板由斜板和竖板组成,在斜板和竖板中间设置有侧板,其侧板角度为150度。
所述的出灰口外侧设置有一个快开式挡板,快开式挡板一侧通过销轴和转辐板固定在锥形灰斗上,另一侧由旋转螺栓和固定板固定在锥形灰斗上,快开式挡板上还设置有一个提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保国,未经沈保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0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捷有效的窖泥古菌群落分析方法
- 下一篇:食用颗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