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普通话记音文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3759.8 | 申请日: | 201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8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于继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继典 |
主分类号: | G09B19/00 | 分类号: | G09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普通话 文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字,具体为一种普通话记音文字。
背景技术
普通话的拼音,在学习推广过程中尊重诸多问题:1、组成拼音的声母韵母字形生硬,给书写带来困难;2、普通话拼音的声调的位置在韵母之上,每次声母韵母书写完后还有回过头来标记声调,从而造成了书写麻烦效率低下;3、现行的拼音都是书写时都是一笔一划,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说无法连笔书写,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是初学者感到很复杂无规律可循。
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汉语拼音成为了初学者学习效率高低的一个关键点。然而,自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之后,汉语拼音再无继续的发展。由于现行拼音存在以上诸多问题,一直以来给初学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增加了教育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普通话记音文字学,其构成简单,书写方便,而且易于推广,从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普通话记音文字学,包括声符和韵符,其特征在于,所述声符共有23个,所述韵符共有36个,所述音调号共有4个,所述普通话记音文字有声符、韵符和音调号组成。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声符由我自创的数字构成,所述自创数字包含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韵符包含五种基本符号,所述五种基本符号组合变形成36中韵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调号包含四种调号,所述四种调号分别为一调号、二调号、三调号和四调号。
本发明在实际试用装,声符、韵符、调号三者配合使用,共同完成普通话的注音。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声符与韵符结合形成一种记音音符,再加上调号可完成各种形式的文字注音。另外,个别单独的韵符加上调号也能完成部分文字的注音。通过声符、韵符、调号的有机组合,可完成现有汉字的所有注音。
由于采用了以上方式,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汉字注音方式简单。该套音符形式简单易记,给初学者学习带来了方便,提高了学习效率;
2、调号在音符的结尾部分,书写方便,不必像书写拼音一样把声母韵母写完后还要加注声调,这样提高了汉字注音的书写效率;
3、音符书写连笔画,有规律可循,每个音符都可以一笔完成,书写美观方便,简单易记。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易推广,易学易记,大大提高了初学者对汉字注音的效率,从而节约了社会教育成本,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为社会教育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附图说明
图一为本发明韵符示意图;
图二为本发明声符示意图;
图三为本发明调号示意图;
图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一,图二,图三,
嘴张得最大,舌头居中央,舌尖置下齿龈后,舌位最低、软腭上升,关闭鼻音通道,声带振动。(同拼音韵母“a”发音)
嘴唇略圆,舌头后缩,舌位半高,软腭上升,关闭鼻音通道,声带振动。(同拼音韵母“o”发音)
嘴半开,嘴唇、舌头后缩,舌位半高,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声带振动。(同拼音韵母“e”发音)
嘴微开,唇向两侧展开呈扁平状,上下齿相对,舌尖轻抵下齿背,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前端形成较窄缝隙,气流从中通过,声带振动。(同拼音韵母“i”发音)
双唇收缩成小圆形,略微向前突出,舌头后缩,舌面后部与软腭前部相对应,声带振动。(同拼音韵母“u”发音)
双唇向前撮成小圆,舌面前部略微隆起,舌尖抵住下齿背,声带振动,发出前高圆唇元音“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发前高元“i”时把双唇撮成小圆,就发出了前高圆唇元音“ü”音。(同拼音韵母“ü”发音)
发音时同ai音,前响复韵符ai[ai]前头的元音a[a]清晰响亮,后头的元音i[i]含混模糊,只表示舌位滑动的方向。(同拼音韵母“ai”发音)
发音时同ei音,前响复韵母ei[ei]前头的元音e[e]清晰响亮,后头的元音i[i]含混模糊,只表示舌位滑动的方向。(同拼音韵母“ei”发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继典,未经于继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7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拉床自动送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盐有机废水浸没式焚烧急冷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