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垫圈-气压式纱线张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4007.3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5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山;伊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59/10 | 分类号: | B65H5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圈 气压 纱线 张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是一种用于给纱线施加张力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工程的整经机、络筒机、浆纱机及织布机等设备上,为了保证纱线状态符合工艺要求,都需要安装张力装置,使纱线在一定张力作用下实现卷绕或输送,目前主流张力装置有垫圈式、弹簧式和气压式三种形式。无论哪种方式的张力器,当纱线通过时,由于纱线本身的粗细不匀必然要引起与之接触的张力盘等相关部件的跳动,称为被动跳动,这种跳动又会产生一个作用于纱线的有害的附加力,甚至会引起纱线断头。可以证明,被动跳动产生的有害附加力与通过的纱线速度成正比,也与跳动部件本身具有的质量成正比。
垫圈式张力装置通过配置具有不同质量的垫圈,在重力作用下实现预加张力,优点是加压直观,方便工艺上机和检查,但是随被动跳动所产生的有害附加力也比较大,通过垫圈式张力装置的纱线速度越高,有害附加力对纱线的影响也越明显,因此它不适应当前高速纺织设备的需要,并且垫圈式张力装置对安装方向有明确的要求,必须使垫圈受力方向垂直地面,在一些设备上难以应用。
弹簧式张力装置和气压式张力装置共同的优点是被动跳动的部件自身质量较小,因此有害附加力较小,在高速纺织设备中受到广泛重视,但是弹簧式张力装置是靠压缩弹簧来实现张力施加的,工艺上机和检验不如垫圈式来得直观,弹簧日久变形后难以保证工艺正确上机;气压式张力装置则需要有空气压缩机及复杂的控制系统和输送系统,设备复杂且成本高,目前只有少数新型设备中才被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能够适应纱线高速通过的纱线张力控制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每根纱线上配置一套独立的张力控制装置,这套装置以张力垫圈自重产生的加压力,通过承压气囊转换成气体压强,将这种压强用管道传送到施加张力的部位,再用还原气囊将压强还原成压力,用此压力带动张力盘来控制纱线张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中1是纱线,2是下张力盘,3是上张力盘,4是还原气囊,5是软管,6是承压气囊,7是垫圈。
纱线1在固定的下张力盘2和活动的上张力盘3之间通过,上张力盘3通过还原气囊4获得压力,还原气囊4与承压气囊6及软管5形成封闭腔,垫圈7垂直放在承压气囊6之上,垫圈的质量根据对纱线控制工艺要求进行配置,其产生的压力通过承压气囊6转换成气体压强,其大小与垫圈质量成正比,气体压强通过软管传递到还原气囊4中,还原成对上张力盘3的压力。
这种张力装置具有垫圈式张力装置工艺上机方便、直观等优点,又具有弹簧式和及气压式张力装置所具有的参与被动跳动的零部件结构轻巧,纱线高速通过时产生有害附加张力比较小的优点,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简单实用的能够适应高速纺织设备需要的垫圈-气压式纱线张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承压气囊、还原气囊及输送管可以用塑料压制成形,它与垫圈和张力盘构成一套张力装置,在纺织设备上为每根需要施加张力的纱线都配置一套这样的张力装置,各张力装置之间完全独立。
具体说就是在现有的需要配置纱线张力装置的地方,例如整经筒子架、自动络筒机机架、浆纱机边经架、织布机纬纱架等需要设置张力装置的地方选一合适位置,垂直安装承压气囊和张力垫圈,目的是将张力垫圈的压力转换成气体压强。在需要控制张力的地方安装还原气囊及张力盘,安装方向可以根据设备结构需要而定,承压气囊与还原气囊之间用软管联接即可。还原气囊与张力盘也可设计成一体结构。
效果分析
在前面所述的纺织设备上,都是需要配置张力装置的,从数量上看仅一台整经机就要配置几百个张力 装置,因此装置的制造成本、方便实用性、简单易维护性等都是人们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本发明在装置结构上,每套张力装置除垫圈和张力盘外,只需要两个小气囊及相联接的软管,因此机构简单极易实现,制造成本低,各张力装置独立使用,不需要集中管理,不增加设备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纱线张力配置采用垫圈加压式,在工艺设计时可以采用已有的经验和技术数据,工艺上机和检查也非常直观。由于气体压强并无方向要求,还原气囊可以根据设备结构的要求布置成任何方向。这对于自动络筒机等设备来说,具有更大的结构适应性。因为与纱线接触部分的部件结构轻巧,在被动跳动时对纱线产生的有害附加力小,因此非常适合高速纱线通过的场合,在当前纺织设备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一定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40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