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共沉淀法合成超薄稀土层状Ln2(OH)5NO3·nH2O纳米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4083.4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2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光;武晓鹂;朱琦;韩秀梅;李晓东;霍地;刘绍宏;孙伟;孙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17/00 | 分类号: | C01F17/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共沉淀 合成 超薄 稀土 层状 ln sub oh no nh 纳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领域,特别涉及低温共沉淀法合成超薄稀土层状Ln2(OH)5 NO3·nH2O纳米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式为Ln8(OH)20(Am-)4/m·yH2O或Ln2(OH)5(Am-)1/m·(y/4)H2O(Ln:镧系元素;A:电荷平衡阴离子;m=1~3;y=6~7)的稀土层状氢氧化物(Layered rare-earth hydroxide,LRH)具有阴离子交换性和可剥离性,可与多种有机、无机阴离子进行交换,并可通过离子交换、插层柱撑、机械扰动等步骤将LRH剥离成一个或几个层板厚度的纳米片。
一般认为厚度≤10nm的纳米片为超薄纳米片。目前合成LRH的方法主要有水热合成法和均匀沉淀法,这两种方法所得层状化合物的片层较厚(30~300nm),需后续剥离才能获得超薄纳米片,并且这两种方法所需温度较高(100~200oC),反应时间较长(12h~48h)。此外,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只能合成离子半径较小(Sm,Eu,Gd,Tb,Dy,Ho,Er 和Y)的稀土层状氢氧化物纯相,而无法合成出离子半径较大(La,Pr,Nd)的稀土层状氢氧化物纯相。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条件下共沉淀合成超薄(3~10nm)稀土层状氢氧化物Ln2(OH)5 NO3·nH2O(Ln= Pr,Nd,Sm,Eu, Gd,Tb,Dy,Ho,Er 和Y;n=1.30~2.00)纳米片的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1)将浓度为0.1~0.5 mol/L的Ln的硝酸盐溶液作为母液,冷却到4~5℃,将已冷却至4~5℃、浓度为0.25~1mol/L的氢氧化铵溶液逐滴滴入硝酸盐母液中,直到溶液pH值至7.50~9.00,得到悬浮液,在4~5℃保温陈化1~2h;
(2)将步骤(1)所得悬浮液离心分离,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清洗,再用酒精清洗,于70oC烘干得到粉末状Ln2(OH)5 NO3·nH2O超薄稀土层状氢氧化物纳米片。
其中,所述的Ln为Pr、Nd、Sm、Eu、Gd、Tb、Dy、Ho、Er 或Y,n=1.30~2.00。
本发明的特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在稀土层状氢氧化物层状结构中,层板作为密排面是低能面,故层状化合物晶体倾向于向二维方向生长而降低表面能;而层板沿c-轴方向的堆垛需要较高的激活能,由于低温条件不能满足层状化合物沿c-轴方向生长的激活能,故阻止了层板沿c-轴方向的堆垛;因而低温条件下可得到超薄的层状化合物。本发明在低温条件下实现共沉淀,工艺操作简单,耗时少,并能合成离子半径较小(Sm,Eu,Gd,Tb,Dy,Ho,Er 和Y)和离子半径较大(Pr,Nd)的稀土层状氢氧化物纯相。
附图说明
图1为通过水热合成法在不同温度下所得Y2(OH)5NO3·nH2O的SEM形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获得的Y2(OH)5NO3·nH2O的热重量测定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获得的Y2(OH)5NO3·nH2O的超薄稀土层状氢氧化物纳米片的(a)TEM形貌和(b) XRD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40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