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哑铃状分子印迹搅拌棒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4491.X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敏;汪洋;吴小莉;王舒;王若愚;吴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2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吕鹏涛 |
地址: | 21002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哑铃 分子 印迹 搅拌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伐地那非为模板分子的哑铃状分子印迹搅拌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民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保健品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购买保健品,本是为增强体质,补充人体缺少的各种营养,但如今不少保健食品为了突出功效吸引消费者,随意添加在短期内见效快、但副作用极大的化学药品,其中壮阳类保健食品尤甚。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补肾壮阳类保健品常常会添加一些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化学药品,例如枸橼酸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那非、芬氟拉明等。长期服用,可以引发心脏瓣膜病和肝肾功能疾病,同时,雄性激素服用过多反而引起性功能减退、器官萎缩等。
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那非三种药都是属于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的处方药,均用于临床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但国家严禁添加在任何保健食品中。目前,国内还未见伐地那非检测方法报道,国外已有检测西地那非、他达那非方法的报道,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或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UC-ESI-MS)联用方法,但都是用在药品和一些生物制品的研究中,对于在保健食品中应用未见报道。
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是从20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SPME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具有简便、快速、便携、高效、仅需少量有机溶剂的优点,并且容易与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等分析仪器连用,提高了分析速度及灵敏度,可以有效地用于环境、药物、食品及生物分析等领域,尤其是在有机物的痕量分析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在SPME过程中,除了采样条件及分析物本身的性质之外,萃取头的涂层材料是最关键的。目前大部分的商品化固相微萃取头的涂层热稳定性不够理想、使用寿命短、涂层一般不具有专属选择性、可供选择的涂层种类较少、价格昂贵等缺点,这些缺点成为SPME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
搅拌棒吸附莘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于1999年由Baltussela等首先提出,并于2000年由Gcrstel GmbH公司实现了商品化的装置。SBSE从SPME发展起来,一方面具有SPME集摹取、浓缩、解吸、进样于一体的优点,另一方面SBSE能在萃取的过程中自身完成搅拌,无须外加搅拌磁子,避免了竞争性吸附,同时加快了萃取的效率。同时SBSE的萃取量远大于SPME的萃取量,非常适用于痕量物质的分析。
分子印迹技术由Wulff和Sarhan于1972年提出,并于1973年首先成功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它的原理类似于锁与钥匙、酶和底物的原理,制备出具有与模板分子相匹配的空穴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首先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通过自组装形成复合物,然后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通过光或热引发聚合反应,得到高度交联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模板分子被固定在交联的网络结构中,此时将模板分子洗脱,在交联的网络结构中留下与模板分子大小形状相匹配的空穴结构,同时空穴结构内还有对模板分子有识别能力的识别位点。分子印迹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Molecularly Imprinted 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MI.SBSE)结合了MIT和SBSE的优点,通过将MIP涂覆到SBSE搅拌棒表面作为萃取涂层来改善传统SBSE的萃取性能。传统的PDMS涂层只适用于非极性和低极性的分析物质,缺乏选择性,在复杂样品基体中会受到严重的干扰。MIP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特异的识别性能非常适合作为SBSE搅拌棒的涂层,适用于非极性到强极性物质的分析,其高度的抗干扰能力能适应各种复杂样品的分析,拓宽了SBSE的应用范围,而且MIP制备简单,制备方法多样,成本低,具有及其优异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伐地那非为模板分子的哑铃状分子印迹搅拌棒的制备方法。本法制备出的搅拌棒具有磨损小、专属选择性高、吸附量大和实用性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哑铃状分子印迹搅拌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哑铃状搅拌棒依次经过碱和酸浸泡,再通过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进行活化,然后置于硅烷偶联剂中进行硅烷化反应;
b)将步骤a)硅烷化后的哑铃状搅拌棒浸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溶液中进行反应,对搅拌棒表面进行接枝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44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