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4973.5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8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超;许杉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9/08 | 分类号: | A61L29/08;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粘连 导尿管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尿管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临床应用的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由于结构原因,现有的留置导尿管无法及时发现各部件的密封性、完整性,从而容易发生导尿管意外脱出或损伤膀胱粘膜和增加污染几率;同时材料与尿道的组织相容性也因为各种添加剂的存在常常导致尿路感染和过敏。以上现象给医疗、护理带来不便,也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同时增加了发生医疗纠纷的隐患。
目前,抑菌橡胶导尿管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在橡胶导尿管外层喷镀一层含抑菌剂或抗生素的水溶胶或润滑胶,此种方法容易在后续操作过程中造成涂覆材料的脱落,并且未见实际临床应用;另外也有通过在导尿管表面处理液中添加抑菌剂已实现导尿管携带抑菌剂的办法,同样不能有效改善导尿管的组织相容性,并增加抑菌剂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具有持续抑菌效果,稳定释放抑菌剂,同时能够阻止橡胶导尿管损伤尿道粘膜的多功能导尿管,是临床和实际应用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持续抑菌预防尿路感染、同时减少尿道粘膜损伤的防粘连抗菌导尿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导尿管表面附着有可降解高分子纤维层,纤维层内含有抑菌剂。
所述的导尿管为一次性导尿管,包括天然橡胶导尿管、硅橡胶导尿管、聚氯乙烯导尿管或金属导尿管,形状可以为普通形、尖头型、留置型、气囊型等。
所述的可降解高分子纤维层,厚度为10-200um,纤维直径为200-3000nm。
所述的可降解高分子,选自聚乙交酯、聚丙交酯、乙丙交酯共聚物,聚己内酯、明胶、骨胶原、壳聚糖、甲壳素、海藻酸钙及丝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分子量Mw=2-10万。
所述的抑菌剂为金属类抑菌剂或抗生素。
所述的金属类抑菌剂为纳米银、纳米锌、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锌等。
所述的抗生素为头孢拉定、头孢克肟、替硝唑、氧氟沙星等。
所述的金属抑菌剂含量占高分子纤维层重量的0.05%-1%。
所述的抗生素含量占高分子纤维层重量的1%-20%。
一种抗菌防粘连导尿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抑菌剂分散液:将金属类抑菌剂溶解或超声分散于共溶剂中,或将抗生素溶解或超声分散于共溶剂中;
(2)配制高分子共混溶液:将一种或多种可降解高分子溶于(1)中已溶解或分散的抑菌剂或抗生素的共溶剂中,配制成浓度为2-50%的高分子共混溶液;
(3)高压静电纺丝:将导尿管固定于静电纺丝机的可旋转接收装置上,高分子混合溶液装入溶液泵,利用静电纺丝设备,在导尿管表面附着高分子纤维膜,纺丝时间为10-200min;
(4)后处理:将表面均匀涂覆了高分子纤维膜的导尿管置于真空烘箱中,室温24小时抽真空除去残留溶剂,无菌包装后射线灭菌。
所述的金属类抑菌剂含量占高分子重量的0.05%-1%;抗生素含量占高分子重量的1%-20%。
所述的共溶剂为:DMF、丙酮、六氟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可旋转接收装置为不锈钢金属棒,外径小于导尿管内径;可旋转接收装置与静电纺丝机的旋转电机绝缘连接。
所述的静电纺丝机的连接正压高压电源,电压范围为常规纺丝电压。
所述的可旋转接收装置连接负压高压电源,电压范围为0-1000V。
所述的导尿管固定在可旋转接收装置上的方式为:导尿管套在不锈钢金属棒外,边缘采用绝缘夹紧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抗菌防粘连导尿管能够实现抑菌剂的稳定存在和释放,有效持续抑菌,预防尿路感染,同时能够减少插取过程中对尿道粘膜的损伤;该方法也适用于多种形状绝缘体的表面喷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含氧氟沙星的壳聚糖纤维涂覆的一次性气囊橡胶导尿管的制备方法:
(1)将氧氟沙星溶解于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含量为2%;
(2)将Mw=8万的壳聚糖(脱乙酰度>90%)溶解于含氧氟沙星的六氟异丙醇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4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