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信基站环境电磁辐射空间分布抗干扰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5140.0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5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睿东;廖建华;梁贵渊;余慧婷;张衍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郭澄联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基站 环境 电磁辐射 空间 分布 抗干扰 测量 系统 及其 测量方法 | ||
1.移动通信基站环境电磁辐射空间分布抗干扰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通信应急通信系统、抗干扰测量装置和模拟用户终端,所述抗干扰测量装置设于移动通信应急通信系统和模拟用户终端之间的测试路径上;
所述移动通信应急通信系统包含移动通信应急通信载车,设于该载车上的依次相连的移动通信控制系统、馈线、双工天线和设于该载车车顶的天线升降支架、天线转向装置;
所述抗干扰测量装置包含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屏蔽体,该屏蔽体的一侧面为正方形开口,其余五面为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屏蔽面,该屏蔽体的整个内腔表面铺设吸波材料,其底面吸波材料上设有射频综合场强仪,该屏蔽体的外壳接地;
所述模拟用户终端包含信号衰减装置和无线拨出用户终端、无线接收用户终端,该无线拨出用户终端、无线接收用户终端分别设于各自的信号衰减装置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控制系统为2G、3G或4G移动通信控制系统,所述无线拨出用户终端和无线接收用户终端为2G、3G或4G制式的手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干扰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2G移动通信控制系统采用爱立信2216v2,3G或4G移动通信控制系统采用中兴zXsDR B83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升降支架采用升降梯,所述天线转向装置设于升降梯的顶端,所述双工天线设于天线转向装置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衰减装置为外包金属网的金属支架,该金属网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干扰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为方形框架体,所述金属网网格小于1mm,该金属网通过地线连接接地棒接地。
7.基于上述抗干扰测量系统的移动通信基站环境电磁辐射空间分布抗干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开阔的测试场地,其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和反射物,移动通信应急通信载车设于测试场地,位于测试路径的起点,测试路径的反向无其它电磁辐射源的干扰;
2)开通移动通信控制系统,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抗干扰测量装置置于测试路径上,其正方形开口对准双工天线,距离双工天线的水平距离为初始距离,设于各自信号衰减装置内的无线拨出用户终端和无线接收用户终端放置在测试路径的终点或更远的地方,在测试期间,无线拨出用户终端和无线接收用户终端均处于活动状态;
3)调节天线升降支架的高度,使双工天线与抗干扰测量装置内射频综合场强仪的测量探头形成一定的高度差,通过天线转向装置7调整双工天线发射方向,使得天线的发射方向与测试路径形成一定的夹角,记录抗干扰测量装置内射频综合场强仪的测量结果;
4)在测试路径上将抗干扰测量装置按一定的步长移动,返回步骤3),一直测量至测试路径的终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路径的反向无其它电磁辐射源的干扰指的是测试路径反向的其它电磁辐射源距离远到能保证置于测试路径的抗干扰测量装置的背景电场强度值小于0.2V/m。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测量装置距离双工天线的初始距离为5米。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的高度差依次为0、3、6、9、……18米或依次为0、0.5、1、……18米,一定的夹角依次为0o、5 o、10 o、……90o,一定的步长为0.5米,测试路径的长度为100-20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未经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51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