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冶炼中间包用复合镁铝铬耐火浇注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5369.4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8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有;郑建立;赵洪亮;曹伟;赵路生;陈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冶炼 中间 复合 镁铝铬 耐火 浇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冶炼中间包用复合镁铝铬耐火浇注料。
背景技术
耐火浇注料的出现是耐火材料发展史上的里程杯,耐火浇注材料不仅性能优良,而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尤其是在钢包、转炉、电炉等高温设备上已经取代了耐火砖的使用,显著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铜冶炼中间包是铜冶炼过程中承上启下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从反射炉流出的铜液流入中间包,在中间包停留10-15分钟后放出浇铸铜坯。中间包内衬原用耐火材料通常为铝硅质捣打料,存在的问题是抗铜液侵蚀性差、粘渣,使用周期短。这样不仅增加铜冶炼中间包用耐火材料单耗,不利于节能,增加中间包周转频率,而且因施工现场温度很高使得人工劳动强度增大。因此,开发一种新型铜冶炼中间包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刚玉-尖晶石质耐火浇注料是耐火浇注料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种类之一,适用范围最广,其产品形式主要有钢包包壁浇注料以及RH浸渍管浇注料等。但是由于铜渣的密度大,侵蚀力以及冲击力强,当刚玉-尖晶石质耐火浇注料应用于铜冶炼中间包时,由于热应力的作用容易导致耐火材料表面产生裂纹,从而导致铜渣的快速侵蚀和渗透,从而导致浇注料的耐火性能变差而导致失效。
现有技术中镁铝铬复合尖晶石砖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抗蠕变和抗热震性能,并能够很好地抵抗中低碱度物料的侵蚀,因而该镁铝铬复合尖晶石材料被广泛用于钢铁、建材、有色工业的各类窑炉。但是,由于要求烧结温度很高,使用常规工艺很难制造出优异性能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另外,镁铝铬尖晶石定型产品通常采用烧结工艺制造,即将镁铝尖晶石、镁铬尖晶石、镁砂骨料、镁砂或镁铝尖晶石细粉、铬矿颗粒、铬精矿砂、结合剂(亚硫酸纸浆废液)配合,再经混练、压制、干燥、烧成、检验等工序制成耐火制品。然而这种工艺的烧结温度高、烧结范围窄、烧结中易于出现变形、开裂、欠烧等现象,制备得到的材料并不适合现场浇注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冶炼中间包用复合镁铝铬耐火浇注料,该耐火浇注料具有抗热震,抗铜液侵蚀,便于施工的优点,所制浇注料适用于铜冶炼中间包内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冶炼中间包用复合镁铝铬耐火浇注料,其原料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
其中,所述d90是指粉体中占总量90%小颗粒和占总量10%大颗粒的分界尺寸;所述d95是指粉体中占总量95%小颗粒和占总量5%大颗粒的分界尺寸;所述镁砂中MgO的含量≥94.5wt%,所述铬矿中Cr2O3的含量大于32wt%,所述铬精矿中Cr2O3的含量大于40wt%;所述镁铝尖晶石为市售耐火原料,其中MgO与Al2O3的原子比在1∶1~3∶7之间;所述α-氧化铝微粉中Al2O3的含量大于98.5wt%;所述硅微粉中SiO2的含量≥96wt%;所述铝酸盐水泥为市售原料,并且其中Al2O3的含量为65~80wt%。
其中,作为优选地,所述减水剂为六偏磷酸钠减水剂、磺化萘甲醛聚合物减水剂以及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混合物。
其中,作为优选地,所述镁砂中MgO的含量大于7wt%,CaO的含量小于0.8%,SiO2的含量小于0.6wt%,Fe2O3的含量小于0.7wt%。
其中,作为优选地,所述铬矿中Cr2O3的含量大于35wt%,CaO的含量小于1.0%,SiO2的含量小于2.5wt%,Fe2O3的含量小于0.7wt%。
其中,作为优选地,所述铬矿中Cr2O3的含量大于35wt%,CaO的含量小于1.0%,SiO2的含量小于2.5wt%,Fe2O3的含量小于0.7wt%。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涉及一种铜冶炼中间包用复合镁铝铬耐火浇内衬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5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