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子套筒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5912.0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8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黃振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黃振利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B25B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010058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二环金海***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子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金工具,尤其涉及能保护工作件,不因过大扭力而破坏工作件,以各组件长度、外径分配限制得宜,达到最适合工作件扭力设定值的一种起子套筒。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起子套筒用于扭转工作件,是各种组装机件、维修、生活用品等所必需品。习知起子套筒讲求扭力大,可以驱动工作件旋紧或松开,但是易造成过大扭力,而损坏工作件;因而目前趋向于保护工作件,不因起子套筒过大扭力而破坏工作件;
如图1所示,传统起子套筒(一),系一套筒1及一起子2,起子2为平直多面体,除驱动端3外,都为平直无凹陷之型态,此为常见起子套筒,无扭力之约束;
如图2所示,传统起子套筒(二),系一套筒4及一起子5,起子5为平直多面体,在接近驱动端6处,有略收小外径之型态,此为常见起子套筒,无扭力之约束;
如图3所示,传统起子套筒(三),系一套筒起子7,起子7为平直多面体,在接近驱动端9处,有略收小外径之型态,并在另一端之套筒8处有收小外径之凹束部10,无扭力之约束;
如图4所示,传统起子套筒(四),系一套筒起子11,起子11为短杆体,在接近驱动端12处,有略收小外径之型态,无扭力之约束;
如图5所示,传统起子套筒(五),系一套筒起子13,起子13为平直多面体,在接近驱动端14处,有略收小外径之型态,并在另一端之套筒15有两段式,一为收小外径之多纹凹部16,一为收小外径之凹束部17,无扭力之约束;
如图6所示,传统套筒接杆(六),系一公套筒18及另一母套筒19,中间为一杆体20,杆体20两端外径大,杆体20除两端外皆缩小外径,以限制扭力;
如图7所示,传统双套筒(七),系两头皆为母套筒21,中间为一杆体22,杆体22两端外径大,杆体22除两端外皆缩小外径,以限制扭力;
如图8所示,传统起子(八),系一起子23,起子23为平直多面体,有一套接头24设有一收小外径之凹束部25,无扭力之约束;
如图9所示,系另一型态之传统起子(九),起子26为平直多面体,有一套接头27设有一收小外径之凹束部28,无扭力之约束;
如图10所示,传统双头起子(十),起子29有凹束部30,具有扭力之约束;
上述传统套筒接杆(六)、传统双套筒(七)、传统双头起子(十),皆有扭力之约束,在于扭力控制是否得宜,是否为使用者正确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开发一种不因过大扭力而破坏工作件,以各组件长度、外径分配限制得宜,达到最适合工作件扭力设定值的一种起子套筒。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起子套筒,包含有:一套筒,内有一空间,供转接头嵌入驱动,套筒上部略收束外径;一起子,接设于套筒顶部,为一杆体,有一驱动端,于起子部位两端外径大,中间为外径略小之收束部;其特征在于:起子收束部之外径小于驱动端外径,大于起子驱动端之二分之一外径,且收束部之长度大于驱动端之外径,小于该驱动端十倍之外径之长度。据此,以最佳之比例分配,增加扭力控制,保护工作件,不因过大扭力而破坏工作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作为优选,所述起子部位之两端各设有多面块体。
作为优选,所述起子部位之一端设有多面块体。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外面有一凹环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端外径之十倍大于收束部之长度。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以最佳之比例分配起子套筒的关键部位,以达到增加扭力控制,保
护工作件,不因过大扭力而破坏工作件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起子套筒示意图(一);
附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起子套筒示意图(二);
附图3是现有技术的一种起子套筒示意图(三);
附图4是现有技术的一种起子套筒示意图(四);
附图5是现有技术的一种起子套筒示意图(五);
附图6是一种现有技术的套筒接杆示意图;
附图7是一种现有技术的双套筒示意图;
附图8是一种现有技术的起子示意图;
附图9是一种现有技术的另一种起子示意图;
附图10是一种现有技术的双头起子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发明的一种起子套筒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12是图11的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黃振利,未经黃振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5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冲压设备送料的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珩磨机用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