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摸屏设备及其触摸屏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6087.6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9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李华;王朋;刘辉;刘伯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开曼群岛大开曼***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屏 设备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触摸屏设备及其触摸屏体。
背景技术
随着触摸屏的不断发展,电容式触摸屏在终端设备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设备中,可以通过在触摸屏体上设置的单层氧化铟锡(ITO)互电容来实现触摸屏设备的多点触摸。
参考图1所示为触摸屏设备中单层上互电容的设置图案,其中,每一列包括一个Y极电极和多个X极电极(如图1中a到f的X极的电极),而一个Y极电极和一个X极电极组成一个互电容,而每一个X极和Y极电极上需要通过引出线引出到触摸屏体外,并与触摸屏设备中触控电路相连接,且每一行的X极电极需要连接在一起。上述X极和Y极为异极,具体为阴极或阳极。
可见,现有触摸屏设备的单层互电容的设计中,需要在每一个电极上通过引出线引出到触摸屏体外,如果在触摸屏体上设置的电极比较多,则引出线较多,通常都在150条以上,这样较多的引出线不仅使得触摸屏设备中触摸屏体处的结构繁琐,且不利于对于触摸屏设备性能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触摸屏设备及其触摸屏体,简化了触摸屏设备中触摸屏体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设备的触摸屏体,
所述触摸屏体上设置有排列成阵列的互电容,每个节点上的互电容由互为异极的X极和Y极电极组成;
在所述阵列中的每一列包括m个X极电极和n个Y极电极,所述n和m为大于1的自然数;
所述m个X极电极分为多组电极,且每组电极分别通过引出线连接到所述触摸屏体外,其中至少两组电极中包括至少两个相邻连接的X极电极;所述n个Y极电极分别通过一条引出线连接到所述触摸屏体外;
所述相邻连接的X极电极分别与不同的Y极电极组成互电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设备,包括盖板、触摸屏体和显示器,所述触摸屏体上设置有排列成阵列的互电容,每个节点上的互电容由互为异极的X极和Y极电极组成;
在所述阵列中的每一列包括m个X极电极和n个Y极电极,所述n和m为大于1的自然数;
所述m个X极电极分为多组电极,且每组电极分别通过引出线连接到所述触摸屏体外,其中至少两组电极中包括至少两个相邻连接的X极电极;所述n个Y极电极分别通过一条引出线连接到所述触摸屏体外;
所述相邻连接的X极电极分别与不同的Y极电极组成互电容。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屏设备的触摸屏体上设置有排列成阵列的互电容,每个节点上的互电容由互为异极的X极和Y极电极组成;在该阵列中的每一列包括m个X极电极和n个Y极电极,这里n和m为大于1的自然数;m个X极电极分为多组电极,且每组电极分别通过引出线连接到触摸屏体外,其中至少两组电极中包括至少两个相邻连接的X极电极;n个Y极电极分别通过引出线连接到触摸屏体外;相邻连接的X极电极分别与不同的Y极电极组成互电容。这样通过每列互电容中相邻连接的一组X极电极只引出一条引出线可以减少引出线的数量,从而简化触摸屏设备的触摸屏体的结构,有利于提升触摸屏设备的触摸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触摸屏设备中单层上互电容的设置图案;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设备中单层上互电容的设置图案;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互电容的组成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列互电容的另一种组成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敦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敦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6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