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气化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6644.4 | 申请日: | 201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日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0 | 分类号: | F24H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 |
地址: | 1161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气化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气化锅炉,属于锅炉供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锅炉被广泛使用,但主要是采用软化水作为传热介质,这种锅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热交换系统腐蚀严重,在冬天不用时易冻、使用时易爆、能耗大、安全性差及温升慢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锅炉取暖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气化锅炉,它应采用充装超导液的热管作为传热元件,使传热结构简单,提高传热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管气化锅炉,它包括炉膛、烟道换热区和换热系统,它还包括一个水道,所述水道把锅炉壳体的内腔分割成炉膛和烟道换热区,在炉膛中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烟气,绕过水道的下边缘经燃烧三返通道后从出烟口排出;所述换热系统采用一个换热水腔,所述燃烧三返通道穿过换热水腔的上部,在换热水腔的下部设有多个带散热片的热管,充装有超导液的热管的下部伸入烟道换热区中。
所述炉膛的上部设有加燃料口,在加燃料口的下部设有第一次给氧通道(8)和第二观察窗。
所述高温烟气在绕过水道的下边缘后,在向上流动的烟道壁上设有第二次加氧通道。
所述锅炉壳体的上部设有第一观察窗。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热管气化锅炉采用了高效强化传热原件热管装置,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迅速被高效强化传热原件热管吸收,传递到水腔内的水中。高效强化传热原件热管装置使导热介质升温速度快,使用方便,随用随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热管气化锅炉除采用多个热管加热水外,还利用水道壁、换热水腔壁和燃烧三返通道壁加热水,传热面积大,传热效率高。尤其是热管气化锅炉的高效强化传热原件热管装置由热管和散热片构成。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迅速被高效强化传热原件热管吸收,传递到换热水腔内的水中。高效强化传热原件热管装置使导热介质升温速度快、使用方便、随用随热。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热管气化锅炉的结构图。
图中:1、出烟口,2、燃烧三返通道,3、换热水腔、4、热管,5、第一观察窗,6、水道,7、加燃料口,8、第一次给氧通道,9、第二观察窗,10、锅炉底座,11、锅炉壳体,12、第二次加氧通道,13、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热管气化锅炉的结构图。图中, 热管气化锅炉包括炉膛13、烟道换热区和换热系统,它还包括一个水道6,水道6把锅炉壳体11 的内腔分割成炉膛13和烟道换热区,在炉膛13中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烟气,绕过水道6的下边缘经燃烧三返通道2后从出烟口1排出;换热系统采用一个换热水腔3,燃烧三返通道2穿过换热水腔3的上部,在换热水腔3的下部设有多个带散热片的热管4,充装有超导液的热管4的下部伸入烟道换热区中。
炉膛13的上部设有加燃料口7,在加燃料口7的下部设有第一次给氧通道8和第二观察窗9。高温烟气在绕过水道6的下边缘后,在向上流动的烟道壁上设有第二次加氧通道12。锅炉壳体11 的上部设有第一观察窗5。
上述的热管气化锅炉主要采用了高效强化传热原件热管装置和较大的换热面积,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迅速度被高效强化传热原件热管吸收,传递到换热水腔内的水中。高效强化传热原件热管装置使导热介质升温速度快、使用方便和随用随热。该热管气化锅炉还具有以下优点:
1.省煤或省油(气)——燃煤锅炉省煤30%~50%,燃油(燃气)锅炉省油(气)15%~25%。
2.热效率高、升温快——锅炉热交换系统中采用了自行制造的相变热管,升温比传统锅炉快将近一倍,排烟温度能降到150℃以下,锅炉热效率高达80%以上。
3.锅炉体积小——由于锅炉的结构设计紧凑,加之热效率高,所以锅炉体积比同功率的常规燃煤锅炉小,仅为常规燃煤锅炉的2/3~3/4,大大节约了锅炉房的占地面积和造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日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日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66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出线复合套管
- 下一篇:一种耐候自清洁铜金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