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龙门式数控镗铣床的内置式无级分度滑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7343.3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9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贺鑫元;高长才;孙中权;尹晓霞;林鹏;齐延男;王庆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捷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6/06 | 分类号: | B23Q16/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崔红梅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龙门 数控 铣床 内置 无级 分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龙门式数控镗铣床所使用的滑枕,具体的是一种用于龙门式数控镗铣床的内置式无级分度滑枕。
背景技术
滑枕部件是龙门式数控镗铣床的重要部件。通过该部件机床实现主轴动力的传动和输出,从而实现机床刀具切削的功能。
主轴动力通常由机床顶端的主电机和变速箱通过一根长轴传递到主轴端部,通过滑枕端部的特殊结构可以配备不同的附件铣头,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加工需求。通过附件铣头的C轴分度,机床可以实现不同角度的加工,通常直角附件铣头的分度分为两大类,一种是4X90°转位分度,另一种是通过端齿盘实现多个角度的分度。分度的检测元件是主轴编码器。这种结构通常传递距离比较长、主轴惯量大,因而很难实现高的主轴转速,另外机床附件铣头的分度不是任意位置,加工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轴编码器检测的附件铣头分度角度传递环节多,定位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龙门式数控镗铣床的内置式无级分度滑枕,消除现有的龙门式镗铣床的主轴传动距离长、C轴分度加工局限性和精度差的缺点,从而实现提高机床转速、C轴无级准确分度。
用于龙门式数控镗铣床的内置式无级分度滑枕,主电机及减速机构安装在滑枕体内的上部,其特征是将动力传递给附件头的主轴由主轴前轴承和主轴后轴承支撑,置于C轴套内,C轴套前半部通过C轴支撑后轴承和C轴支撑前轴承安装在支撑体上,支撑体固定在滑枕体内,C轴套后端通过内花键套连接内外花键套;内花键套外周安装挂挡活塞、油缸体,油缸体与滑枕体内壁接触;支撑体前端内壁固定C轴抱闸;钢栅尺通过钢栅支撑体固定在C轴套前端外周大径台上,测量尺头固定在滑枕体的相对位置上,C轴套前端内缘安装定位端齿盘、C轴套前端面安置4个拉爪。
该滑枕装置通过主电机及减速机构的结构构造,缩短机床主传动长度,实现C轴任意角度的分度定位,并通过主轴前端的检测元件直接检测C轴的角度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下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该用于龙门式数控镗铣床的内置式无级分度滑枕,包括C轴分度装置及附件头抓持装置、主轴动力传递机构,主电机1及减速机构2安装在滑枕体3内的上部,其特征是将动力传递给附件头的主轴7由主轴前轴承9和主轴后轴承6支撑,置于C轴套8内,从而实现主轴动力的输出。C轴套8前半部通过C轴支撑后轴承15和C轴支撑前轴承18安装在支撑体16上,支撑体16固定在滑枕体3内,C轴套8后端通过内花键套5连接内外花键套13;内花键套5外周安装挂挡活塞4、油缸体14,油缸体14与滑枕体3内壁接触;支撑体16前端内壁固定C轴抱闸17;钢栅尺11通过钢栅支撑体12固定在C轴套8前端外周大径台上,测量尺头10固定在滑枕体3的相对位置上,C轴套8前端内缘安装定位端齿盘19、C轴套8前端面安置4个拉爪20。
机床的动力由主电机1传递到减速机构2,经过内外花键套13传递给主轴7或C轴套8来实现主轴7的旋转或C轴套8的旋转分度定位。
C轴分度装置及附件头抓持装置在滑枕体内的下部,实现附件铣头的抓持及分度定位功能,并通过位于C轴套前端的钢栅尺测量元件实现检测反馈并矫正。C轴可以实现任意角度的分度,C轴的分度动力来自主轴,当C轴套8需要旋转分度时,油缸体14的下端油腔进油,液压油缸作用于主轴,将动力传递到C轴套,驱动C轴旋转,推动挂挡活塞4带动内花键套5向上运动,从而使内外花键套13的主轴动力通过内花键套5传递到C轴套8。
当C轴套8旋转到需要的角度时,通过向固定在支撑体16上的C轴抱闸17外侧油腔注油,使C轴抱闸17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将C轴套抱住,从而实现附件铣头的定位和高刚性,使C轴在加工的条件下具有充分的刚度。附件头抓持装置通过C轴套端部的四个拉爪和定位端齿盘实现主轴头的抓持。当需要C轴套 8脱离分度状态时,油缸体14的上油腔进油,推动挂挡活塞4带动内花键套5向下运动,从而使主轴动力和C轴套8分开。需要说明的是当C轴套8需要旋转的时候,C轴抱闸17的外侧油腔内是没有压力油的,这样可以保证C轴抱闸17和C轴套8之间有适当的间隙,保证C轴套8自由的旋转。
C轴套8的旋转角度由测量尺头10、钢栅尺11来测量并反馈给控制系统,从而保证旋转的精度。测量尺头10通过读取钢栅尺11上的刻度辨别C轴套8的位置并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反馈的位置信息矫正C轴套8的旋转角度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捷机床有限公司,未经中捷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73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排沙泵安全监测系统
- 下一篇:小型隔膜泵模拟变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