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藏药有效成分聚能型超声高效提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7496.8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0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强;杨磊;李永红;张林;钟婷婷;黄磊;侯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00 | 分类号: | A61K36/00;B01D11/02;B01J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2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藏药 有效成分 聚能型 超声 高效 提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藏药提取工艺,具体涉及一种中藏药有效成分聚能型超声高效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中藏药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是中藏药制剂加工流程的首要环节。我国目前制药行业在中藏药提取的方法上,仍然在沿用基于扩散传质理论的水煎煮法为主的几十年一贯制的传统工艺、使用多能提取罐一类的落后装置。传统工艺存在煎煮时间长、多种有效成分会受高温而损失、提取率不足、效率低、能耗高等弊端,极大地浪费了药材资源、降低了中藏药的药理药效。中藏药提取理论和工艺创新、促进中藏药现代化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我国在制定了中藏药现代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来,超声、超临界提取等非传统中藏药提取技术的研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由于超声提取工艺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广谱性,已逐步应用于天然产物提取研究,并取得了广泛的实验数据和实践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8年版已有100多种药材和制剂使用了超声提取。显然,先进的超声提取工艺取代传统提取工艺,是中藏药现代化改革的方向之一。
国外,特别是日本和东南亚中草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家,由于其节能和环保的优势,超声强化提纯中草药的研究也形成热点。近几年来,在中草药提取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外学者发布的超声提取技术研究成果多具地域特色,亦有借鉴价值。
然而,国内外有关超声技术提取中藏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虽然屡见不鲜,但由于多数处于实验室研究,实用上仍存在某些技术瓶颈,使其在制药产业的规模化应用仍然受到制约。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人们对超声提取方法的深层次机制缺乏完整认识,缺乏对超声提取装置声学参数的科学设置。因此,难以有效利用超声能量、充分发挥超声空化效应等作用机制,导致其产业化应用的技术水平不高、规模不大。
综合研究可知,当前实际应用的中藏药超声提取装置与工艺,基本属于如下几类:
(1)超声提取罐类:对传统的煎煮提取罐进行改造,在罐内分布安装多组超声换能器(包括中间放置柱状换能器、四周放置换能器板或者分散安装鞭状换能器等)。这类改造型的超声提取罐不同程度存在超声能量不足、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影响超声提取效率,难以保证药用有效成分得到充分提取;
(2)超声提取管类:这类水平或倾斜放置的提取管,其直径远小于提取罐,内径约35~40cm左右,换能器分布在管道的四壁,超声波向管道中心方向发射。溶液和药材分别从管道的不同入口注入,并连续沿某方向流动,也可以混合流入。使用这类设备的提取工艺较典型的是被称为“逆流提取”工艺,溶液和药材入口分别在管道两端,流向相反,故为“逆流”。该提取工艺的主要优点是实现了连续性提取,提取效率稍高于提取罐类。但管道提取的主要缺点是,管道内部需要螺旋推动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运行过程中故障率高。
(3)集束型超声生物成分快速提取器:是本发明所有单位2010年获取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将几十个超声换能器组装在提取管的外壁上,以便在提取罐内部产生高强度超声场。该项新型技术可以与上述逆流提取技术紧密结合,以提高生物成分的提取效率。该类提取器的优点是工作效率高,但因仍采用常规超声换能器,功率有限。
另外,与此相关的“一种中药超声提取树脂纯化工艺”,是本发明所有单位牵头、三单位共同申请授权的发明专利。其主要创新点,是将中药超声提取工艺与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工艺相结合,形成一套连续的中药提取、纯化配套工艺。然而,该专利仍采用上述常规超声提取装置,仅强调两种工艺的配套融合,并未涉及中藏药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的特殊要求,更未涉及聚能型超声场声学参数的科学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突破当前对中藏药超声提取方法和机制认识的局限性,克服技术瓶颈,提出一种中藏药有效成分聚能型超声高效提取工艺;该新工艺包括中藏药超声高效提取的工艺流程和最佳工艺条件,实现了中藏药有效成分提取的高效性和实用性,为工程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74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偏置释放结构的经导管假体心脏瓣膜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板式缝模涂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