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母线槽上的钉孔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7913.9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8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廖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万洲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D2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母线槽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母线槽,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母线槽上的钉孔工艺。
背景技术
现代高层建筑和大型的车间需要巨大的电能,而面对这庞大负荷所需成百上千安培的强大电流就要选用安全可靠的传导设备。母线槽是一个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尤其适应了越来越高的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经济合理配线的需要。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母线槽都是由柳钉固定的,但是一颗柳钉的成本较高,而一个母线槽上端往往会设置多个柳钉,其成本大大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存成本低,固定可靠,强度高,可避免生锈的应用于母线槽上的钉孔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母线槽上的钉孔工艺,其钉孔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第一步,利用无铆钉圆点设备;
第二步,将要开设钉孔的母线槽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平置于无铆钉圆点设备的位置;
第三步,用设备上的凸模将上壳体与下壳体挤入相应的凹模;
第四步,继续挤压,凸模侧的板件材料挤压凹模侧的板件材料,使其在凹模侧内“流动”变形,从而形成不可拆卸的、相互镶嵌的连接圆点;
第五步,当挤压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挤压,控制其深度后形成盲孔;
第六步,对挤压出来的钉孔进行防护性电镀处理。
所述的第六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所述的母线槽上、下壳体上的钉孔内部进行清洁处理,以去除粘贴在所述上、下壳体的表面上钉孔的板屑或其他残留物;
步骤二,向所述钉孔的内部注入电镀液,使所述电镀液往所述钉孔内部和 外部渗透。
所述钉孔形状为圆柱形凸状,可用于板块与母线槽上下壳间的连接。
所述钉孔底部开设有一凹槽,通过此凹槽,可将不同部件上的凸块设置在此凹槽内,两次固定,使固定更加稳定。
所述凹槽深度与壳体平齐,其在合理利用材料的同时也保证了钉孔的材料,设计合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无铆钉圆点设备,连接处无板件剪裂,可简便无损伤地对连接点进行质量检测;利用钉孔代替柳钉固定,大大节省了材料成本,且上壳体与下壳体在连接位置被挤压,使其机械性能得到提高,在该钉孔处,材料无撕裂损伤,即无应力集中,故用此连接强度极高,并通过电镀处理,避免了钉孔生锈的情况,实际效益大大提高,即使在极窄的法兰边上或很少的空间内,也可实施完美的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应用于母线槽上的钉孔工艺中母线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于母线槽上的钉孔工艺中母线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于母线槽上的钉孔工艺中钉孔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于母线槽上的钉孔工艺中钉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应用于母线槽上的钉孔工艺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2、3和图4,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母线槽上的钉孔工艺,包括母线槽本体11,所述母线槽本体11包括上壳体6,及设置在上壳体6下端的横板3,及设置在横板3下端的下壳体2,及设置在母线槽本体11前端的连接板4,及通过螺母5设置在连接板4上的保护挡片1,及设置在保护挡片1之间的铜母排8,所述铜母排8贯穿横板3至母线槽本体11后端;使用时,母线槽通电, 通过铜母排8为各电气设备传输电流,其利用钉孔7代替柳钉,在各个连接材料上打上小孔,利用钉孔7下端的圆柱形凸块,可卡住不同材料,实现母线槽与材料间的连接。
其钉孔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第一步,利用无铆钉圆点设备;
第二步,将要开设钉孔的母线槽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平置于无铆钉圆点设备的位置;
第三步,用设备上的凸模将上壳体与下壳体挤入相应的凹模;
第四步,继续挤压,凸模侧的板件材料挤压凹模侧的板件材料,使其在凹模侧内“流动”变形,从而形成不可拆卸的、相互镶嵌的连接圆点;
第五步,当挤压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挤压,控制其深度后形成盲孔;
第六步,对挤压出来的钉孔进行防护性电镀处理。
所述的第六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所述的母线槽上、下壳体上的钉孔内部进行清洁处理,以去除粘贴在所述上、下壳体的表面上钉孔的板屑或其他残留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万洲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万洲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7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反射镜面式杀菌器
- 下一篇:用于处理气田采出水中低浓度甲醇的模拟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