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及其高位罗拉装置和双摇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1500.8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庐永盛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90 | 分类号: | D04B15/90;D04B1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冯新伟 |
地址: | 3115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机 电脑 针织 及其 高位 罗拉 装置 双摇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行业的全自动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及其高位罗拉装置和双摇床装置。
背景技术
双机头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是在同一台针织横机中,安装两台机头,可以同步操作相同花型的针织服装,所以双机头在针织加工过程中,技术要求高,工作效率高。现有技术的双机头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一是横机设计有前后排针板,但是单摇床装置,只是前排针板可以左右摆动,后排针板是固定的,其缺陷是:单向摇床摆动左右距离长,在长距离高速左右摆动中,针织线很容易拉断,经常需要停机接线,费工费时工作效率低;二是设计有罗拉装置:国外设计是整个罗拉杆是铁制作,国内设计的罗拉杆有其他非金属材料制作,但罗拉杆都是呈圆形,两根罗拉杆呈平行安装距离宽,只能安装在三角固定架以外,与排针板顶端的距离较长(10—15cm),其缺陷是产品在横机加工中,需要预先织造(10—15cm)的边使罗拉杆拉紧方可进行服装加工程序,造成材料浪费大,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及其高位罗拉装置和双摇床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包括机架组件、机头、双排针板,机头、双排针板均安装在机架组件上,其特征是还设置有双摇床装置、高位罗拉装置,所述双排针板包括两个排针板,两个排针板分别安装在侧面呈三角形的固定架的两个倾斜面上,两个排针板与固定架滑动连接,两个机头安装在机架上并分别与两个排针板对应,双摇床装置安装在固定架上,双摇床装置设有两个摇杆,两个摇杆分别与一个排针板连接,高位罗拉装置具有第一锥形罗拉杆、第二锥形罗拉杆、罗拉支撑装置和两套罗拉驱动装置,罗拉支撑装置安装在机架组件上,第一锥形罗拉杆、第二锥形罗拉杆安装在罗拉支撑装置上并分别与一套罗拉驱动装置连接,第一锥形罗拉杆顶部和第二锥形罗拉杆顶部构成的高位罗拉装置顶部也呈锥形并与双排针板顶部配合。
本发明所述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均包括罗拉主轴、罗拉副轴、卡块、罗拉皮套,罗拉主轴与罗拉副轴之间设置有卡块,罗拉皮套套装在罗拉主轴、罗拉副轴、卡块上,罗拉副轴将罗拉皮套张紧,罗拉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锥形罗拉杆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二锥形罗拉杆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互配合连接,第一锥形罗拉杆顶部和第二锥形罗拉杆顶部平行,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之间空隙形成罗拉槽。
本发明所述罗拉主轴由第一罗拉主轴、第二罗拉主轴、连接轴、连接轴轴承组成,连接轴上安装有连接轴轴承,第一罗拉主轴一端、第二罗拉主轴一端分别安装在连接轴的两端,卡块与第一罗拉主轴、第二罗拉主轴配合卡接,罗拉副轴与卡块配合卡接。
本发明所述罗拉主轴开有传动纹,罗拉皮套设有外罗拉纹和内罗拉纹,内罗拉纹与传动纹互相配合连接,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的两个罗拉皮套的外罗拉纹互相对称。
本发明所述高位罗拉装置还设置有两个相同的罗拉槽调节装置,每个罗拉槽调节装置均包括连接块、调节螺杆、螺帽,调节螺杆顶端呈锥形,螺帽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调节螺杆与连接块螺纹连接,两个罗拉槽调节装置分别设在第一锥形罗拉杆、第二锥形罗拉杆的两端。
本发明所述罗拉驱动装置设有传动轴、连接轴轴承、链轮、固定轴轴承、支架、定位套、连接套、固定轴、垫板、第一底座轴承、罗拉装置伺服电机、链条、传动轴轴承,连接套套在传动轴一端上,连接套与第一罗拉主轴另一端固定,罗拉副轴与卡块固定,固定轴轴承套在固定轴上,垫板卡入第二罗拉主轴另一端,固定轴卡入第二罗拉主轴另一端,固定轴轴承与第二罗拉主轴配合卡紧,定位套与传动轴固定,两个第一底座轴承套在传动轴上,传动轴安装在机架组件上,链轮安装在传动轴上,传动轴轴承套在传动轴上,支架套在传动轴轴承上并与机架组件固定,固定轴安装机架组件上,罗拉装置伺服电机通过链条与链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庐永盛针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桐庐永盛针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1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叶片驱动装置和光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