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煤矸石提铝废渣制备可溶性硅酸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2429.5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程芳琴;方莉;杨凤玲;段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32 | 分类号: | C01B33/32;B09B3/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煤矸石 废渣 制备 可溶性 硅酸钠 方法 | ||
1.一种利用煤矸石提铝废渣制备可溶性硅酸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先将煤矸石提铝后的废渣与碳酸钠按废渣中二氧化硅与碳酸钠的摩尔比1:0.3~1混合,研磨成1~50μm的颗粒,然后在马弗炉中程序升温至500~850℃焙烧1~5小时,迅速转移至沸水中进行水淬,得到粗硅酸钠固体;将上述粗硅酸钠固体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加入蒸馏水搅拌,升温至150℃,溶解5小时后,将温度降至室温,过滤分离,将硅酸钠溶液结晶后得到可溶性硅酸钠。
2.一种利用煤矸石提铝废渣制备可溶性硅酸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先将煤矸石提铝后的废渣与碳酸钠、氯化钠按废渣中二氧化硅与碳酸钠、氯化钠的摩尔比1:0.3~1:0.005~0.05混合,研磨成1~50μm的颗粒,然后在马弗炉中程序升温至500~850℃焙烧1~5小时,迅速转移至沸水中进行水淬,得到粗硅酸钠固体;将上述粗硅酸钠固体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加入蒸馏水搅拌,升温至150℃,溶解5小时后,将温度降至室温,过滤分离,将硅酸钠溶液结晶后得到可溶性硅酸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煤矸石提铝废渣制备可溶性硅酸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矸石用粉煤灰、高岭土或铝矾土代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煤矸石提铝废渣制备可溶性硅酸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钠用碳酸钾代替。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煤矸石提铝废渣制备可溶性硅酸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钠用氯化钾或氟化钠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24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复合纤维的高性能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改性酪素载药缓释薄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