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储热器、太阳能利用装置及利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2645.X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4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杰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4J2/32;F2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储热器 利用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太阳能利用装置中的太阳能储热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利用装置是指通过太阳能集热器、管路、储热器、电器控制跟踪等分系统组成的可以产生大量热水或蒸汽的太阳能系统,俗称为“太阳能锅炉”。
现有太阳能利用装置中所用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器之间通过循环进水管和循环出水管相连通。相应地,在储热器上分别开设有循环进水口和循环出水口。
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储热器,循环进水口和循环出水口分别单独开设,由此使得太阳能储热器本身的加工工序比较复杂,生产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循环进水口和循环出水口分开设置,不利于较快地进行热量的交换和储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储热器,其加工工序不仅简单,生产效率高,而且能够较快地对太阳能进行储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太阳能储热器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储热器,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具有一个开口;
循环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循环进水管,套设在所述循环出水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储热器还包括蒸汽排出管,所述蒸汽排出管一端位于所述容器外部,另一端自所述容器的外部穿入所述循环出水管并延伸至所述容器内的上部空腔中;其中,所述蒸汽排出管处于所述容器开口的部分,位于所述循环出水管的内壁和所述循环进水管的外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储热器还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位于所述容器外部,并与所述循环出水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容器为钢瓶,并且在所述钢瓶的瓶壁中具有真空夹层。
优选地,所述容器的一个开口,开设在所述容器的底部。
本发明太阳能储热器,由于在其容器上仅有一个开口,使得其加工工序不仅简单,生产效率高;此外,循环进水管和循环出水管均设置在该一个开口处,并且循环进水管套设在所述循环出水管内,这样循环进水管中的热水所散发的热量能够被循环出水管中的冷水所吸收,避免了循环进水管中的热水所散发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由此使得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水的温度能够较快地上升,从而能够较快地对太阳能进行储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利用装置,使得太阳能储热器的加工工序不仅简单,生产效率高,而且能够较快地对太阳能进行储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太阳能利用装置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利用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储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储热器之间通过柔性管道相连通,所述太阳能储热器为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储热器;所述柔性管道包括:外循环管道和套设在所述外循环管道内部的内循环管道;其中,所述外循环管道与所述循环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内循环管道与所述循环进水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容器设置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正上方;所述容器的开口开设在所述容器的下部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外循环管道与所述循环出水管为同一根管道,和/或所述内循环管道与所述循环进水管为同一根管道。
可选地,在所述内循环管道中,或者在所述内循环管道的外壁和所述外循环管道的内壁之间装设有热管;所述热管的一端设置在靠近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为两个以上,呈阵列化布置;所述两个以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各自通过柔性管道与同一个太阳能储热器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蒸汽排出管位于所述容器外部的一端上装有释压阀。
本发明太阳能利用装置,由于采用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储热器,即所述太阳能储热器的容器上仅有一个开口,使得其加工工序不仅简单,生产效率高;此外,循环进水管和循环出水管均设置在该一个开口处,并且循环进水管套设在所述循环出水管内,以及内循环管道套设在所述外循环管道内部。这样水在循环过程中,内循环管道及循环进水管中的热水所散发的热量能够被外循环管道及循环出水管中的冷水所吸收,避免了所散发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由此使得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水的温度能够较快地上升,从而能够较快地对太阳能进行储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利用方法,能够较快地对太阳的热能进行储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太阳能利用方法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利用方法,包括:
太阳能储热器内的冷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顺着外循环管道流入太阳能集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杰,未经王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2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