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闸门硐室的掘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2844.0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7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坤;刘峰;伍耀斌;宋肖杰;李宏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1 | 分类号: | E21D9/01;E21D11/10;E21F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闸门 方法 | ||
1.一种防水闸门硐室的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采用控制爆破对硐室进行多次刷扩;
步骤2,基础浇灌:对硐室的楔形底部坑槽进行浇灌,浇灌高度达到钢筋网通道的竖筋下沿位置;
步骤3,按从下至上的顺序进行绑筋;
步骤4,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防水闸门的门框,门框上配合用螺杆顶头,且门框的垂直高度在搭设钢管脚手架时确定,通过调节螺杆实现门框纵向与横向位置的微调和找正,并固定住门框;
步骤5,在门框预埋斜面上焊接带钩钢筋;
步骤6,按由下而上、由里而外的顺序进行硐室浇灌,并对浇灌好的硐室进行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11,确定硐室起点和终点位置,再结合硐室设计规格,确定出门框所在平面的位置;
步骤12,按照先墙再拱最后基础坑槽的顺序进行布眼刷扩;
步骤13,采用控制爆破,多次刷扩,直到满足硐室设计规格;
步骤14,刷扩硐室顶部时,将刷墙形成的渣堆作为基础进行作业;
步骤15,对局部岩石稳定性较差的地方,进行临喷支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控制爆破的方式刷扩硐室的顺序依次为硐室后室、硐室主体段和硐室前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浇灌高度为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绑筋作业在完成基础浇灌之后两天内进行,先绑扎硐室两侧与底部的钢筋网,顶部钢筋绑扎留待顶部浇灌之前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进行绑筋的钢筋网通道长4m,网度为200mm×200mm,且钢筋网断面成井字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门框横向不偏,且横档必须与硐室轴向垂直,门框下沿内侧垂直位置偏差不得超过5mm,门框上沿需后仰2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固定门框的步骤包括:门框找正后,用4根直径32mm长锚杆在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四个方向上固定住门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带钩钢筋的规格为:直径32mm,间距150mm×1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进行注浆的步骤包括:
步骤61,注浆管呈放射状布置在硐室拱部、两帮及底部;
步骤62,注浆前先用清水做联通试验,对不与联通的注浆管用堵帽封住;
步骤63,采用全方位注浆,水平方向顺序依次为后室、次硐室主体段和前室;垂直方向顺序为硐室底部、次两帮、顶部;
步骤64,选用水泥单液浆,水泥选用标号为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重量配比选择为0.6:1;
步骤65,出现冒浆时,采用双液注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28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铁路轨道板精确调整辅助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含硒的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