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孔加工刀具开口磨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3177.8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2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盛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26 | 分类号: | B24B3/26;B24B3/24;B24B3/2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刀具 开口 磨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麻花钻、中心钻、丝锥等孔加工刀具进行开口加工的孔加工刀具开口磨床。
背景技术
麻花钻、中心钻、丝锥等孔加工刀具,其尖部通常被沟槽分隔出2-4个主切削刃,对于新的麻花钻、丝锥或中心钻,未开口加工前,其尖部主切削刃及其后刀面位于一个标准的圆锥面上,此时主切削刃的后角为0,无法进行切削,因此需要对后刀面进行刃磨,即开口加工。开口加工对后刀面的磨削量要求是:从主切削刃至后刀面未端,磨削量逐渐增加,使后刀面的轮廓逐渐偏离初始的圆锥面,从而形成后角。对此,现有开口磨床通常设置一个旋转中心固定的砂轮,而将刀具(如麻花钻)装夹在一个轴心与砂轮主轴具有一定夹角的甩头机构上,砂轮主轴旋转时带动甩头机构作圆锥形旋转,同时调整工件的姿态,对后刀面进行磨削。这种结构的设备存在以下缺陷:1、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安装调整困难,甩头机构上的传动齿轮外露,易受到砂轮灰、切屑的侵蚀,极易磨损,造成精度降低;2、不适宜加工大规格的工件,工件越大,装夹部件和传动部件也相应增大,旋转过程中离心力产生的振动也越大,影响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3、不适宜加工较长的工件,因为工件加工时是作圆锥形旋转,过长的工件尾部会与机床其他部位发生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和调试方便、加工过程振动小、加工工件的规格和长度所受限制小的孔加工刀具开口磨床。
本发明的孔加工刀具开口磨床包括有安装在固定机座上的主轴,主轴前端可夹持孔加工刀具并由动力驱动旋转;主轴前方一侧设置有可对孔加工刀具尖部主切削刃的后刀面进行磨削的砂轮,砂轮的转轴中心线与主轴的转轴中心线之间具有一个锐角夹角,砂轮安装在一个移动座上并由动力装置驱动旋转;所述移动座安置在一个直线导轨上并可沿直线导轨移动,直线导轨的走向与砂轮轴向相垂直;所述固定机座上还安装有一个传动轴,主轴通过一对啮合齿轮带动传动轴同步旋转;传动轴一端通过一个偏心轴与一个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移动座上,使偏心轴、连杆及移动座构成一个曲柄滑块机构,带动移动座往复移动,使砂轮周期性接近和离开主轴中心线。
所述移动座上还安装有能够分别驱动砂轮轴向移动和径向移动的轴向进给机构和径向进给机构。
所述偏心轴相对传动轴中心的偏心距可调节。
所述主轴与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比为1:2至1:4。
所述主轴与传动轴之间的啮合齿轮为可更换结构,以方便进行传动比的调整。
本发明优点体现在:1、采用工件绕固定中心旋转,砂轮同步直线的方式进行加工,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和调整方便、加工精度高;2、加工过程中动作部件的行程小,振动小,对部件的强度要求低、加工过程稳定性好,能够适应大规格工件的加工;3、由于工件旋转中心固定,其轴向长度可任意延伸,不受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剖面展开图;
图3是图2的B向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孔加工刀具开口磨床包括有安装在固定机座上的主轴1,主轴前端可夹持孔加工刀具并由动力驱动旋转;主轴1前方一侧设置有可对孔加工刀具尖部主切削刃的后刀面进行磨削的砂轮2,砂轮2的转轴中心线与主轴1的转轴中心线之间具有一个锐角夹角α,砂轮2安装在一个移动座3上并由动力装置驱动旋转;所述移动座3安置在一个直线导轨4上并可沿直线导轨移动,直线导轨4的走向与砂轮2轴向相垂直;所述固定机座上还安装有一个传动轴5,主轴1通过一对啮合齿轮6带动传动轴5同步旋转;传动轴5一端通过一个偏心轴7与一个连杆8的一端铰接,连杆8的另一端铰接在移动座3上,使偏心轴7、连杆8及移动座3构成一个曲柄滑块机构,带动移动座3往复移动,使砂轮2周期性接近和离开主轴中心线。在加工过程中,随着工件的旋转,从主切削刃口开始,砂轮逐渐深入后刀面,直至一个后刀面磨削完成,砂轮又逐渐离开至初始位置,开始下一个后刀面的磨削。
所述移动座上还安装有能够分别驱动砂轮轴向移动和径向移动的轴向进给机构9和径向进给机构10。砂轮的轴向进给和径向进给的作用是:在与一定位置的修整刀具(图中未给出)配合进行砂轮修整时,用来调节修整量和进行修整过程中的进刀。
所述偏心轴相对传动轴中心的偏心距可调节,由此可调节砂轮往复移动的幅度,进而调节工件后刀面的磨削量。
所述主轴与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比为1:2至1:4。其中,1:2的传动比适用于具有两个沟槽的麻花钻(此时工件尖部有两个后刀面),此时主轴和工件旋转一周,传动轴旋转两周,相应地砂轮往复运动两次,对两个后刀面进行磨削;而1:4的传动比适用于具有四个沟槽的丝锥(此时工件尖部有四个后刀面),此时主轴和工件旋转一周,传动轴旋转四周,相应地砂轮往复运动四次,对四个后刀面进行磨削。主轴与传动轴之间的啮合齿轮为可更换结构,以方便进行传动比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盛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盛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31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