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视扫描雷达成像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54489.0 申请日: 2012-11-14
公开(公告)号: CN102967859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刘喆;蒋文;黄钰林;杨建宇;李文超;武俊杰;李中余 申请(专利权)人: 电子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G01S13/89 分类号: G01S13/89
代理公司: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代理人: 周永宏
地址: 611731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扫描 雷达 成像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前视扫描雷达(Forward-Looking ScanningRadar)技术中的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微波成像技术作为一种主动的航空、航天遥感手段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工作的特点,在地质测绘、灾害监测、军事侦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成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和全球资源管理最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本身工作体制的限制,现有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并不能实现前视区域方位向高分辨成像,从而使SAR在飞行器前视对地、自主着陆、物资空投、导弹末制导等方面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

前视扫描雷达是一种基于不适定性问题正则化理论的雷达前视成像技术,克服了SAR存在前视盲区的问题。在雷达平台运动过程中,天线对前视成像区域进行扫描,通过发射大带宽信号形成距离向高分辨,将经过运动补偿后的方位向回波序列建模为地面散射点与天线方向图的卷积模型,最后利用不适定性问题正则化方法估计出场景信息,完成前视区域方位向高分辨成像。

随着成像场景方位角增大,回波多普勒相干性增强,导致方位角较大区域回波数据的卷积模型被影响,限制了前视扫描雷达成像场景范围。在文献“Richards M.,Morris C.,HayesM.,Iterative enhancement of noncoherent radar data,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1929-1932,1986”中指出,前视扫描雷达对方位角较大区域成像时,不适定性问题正则化方法对多普勒效应较敏感,会影响算法性能,文献没有提出扩大成像场景范围的方法。在大场景范围内实现雷达前视成像,可以让飞行器在战场侦察监视、物资空投和地震灾害救援等方面发挥更好的性能。在文献“Malenke T.,Oelgart T.,RieckW.,W-band-radar system in a dual-mode seeker for autonomous target detection,EuropeanConference 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2002”中,提出使用多普勒波束锐化(DBS,DopplerBeam Sharpening)技术增大前视成像场景范围,前视区域多普勒变化缓慢,采用DBS并不能得到较好的前视成像结果,在正前视超分辨处理区域和DBS有效处理区域之间,成像结果精度仍然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方法在前视扫描雷达成像处理时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前视扫描雷达成像方法。

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的内容,首先对以下术语进行解释:

术语1:前视扫描雷达

前视扫描雷达是指在雷达平台运动过程中,利用天线对前视成像区域进行扫描,对回波数据进行信号处理从而实现成像的一种传感器系统。雷达系统信号模型参见文献“LiD.Y.,Huang Y.L,Yang J.Y,Motion platform forward-looking real-beam radar echo modeling,IEEECI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dar,1370-1373,2011”。

术语2:前视成像方位角

前视成像方位角是指将雷达平台飞行方向定为0°,成像目标与飞行器连线偏离飞行方向的角度,飞行方向左侧方位角为负,右侧方位角为正。

术语3:雷达角超分辨算法(Radar angle superresolution algorithm)

雷达角超分辨算法是一种基于不适定性问题正则化理论的雷达成像算法。前视扫描雷达方位向回波序列可以建模为原始场景和雷达天线方向图函数的卷积模型,通过不适定性问题正则化方法可以估计出原始场景。这种方法突破实孔径方位分辨率的限制,实现了雷达角超分辨。

术语4:后向投影算法(Back Projection,BP)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4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