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纳米金属颗粒负载碳纳米纤维的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4732.9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5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柴记红;吴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21 | 分类号: | D01F9/21;D01F9/22;D01F1/10;D01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纳米 金属 颗粒 负载 纤维 新方法 | ||
1.一种合成纳米金属颗粒负载碳纳米纤维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二茂铁和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反应前驱物,将反应前驱物、无水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三者混合形成均匀溶液,采用静电纺丝装置制得前期复合纳米纤维,经干燥,纳米纤维转入管式炉中,在无氧的条件下加热到500-70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即可制得纳米金属颗粒负载的碳纳米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茂铁与高分子聚合物溶解于一定比例的无水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该溶液需要搅拌形成均匀的溶液,其中二茂铁与高分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9:25--5:6,无水乙醇与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1:1--0:1,高分子聚合物与混合溶剂的质量比为2:17--2:31;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移入注射器中,以一定的电压、纺丝速率以及接收距离来进行静电纺丝,设定注射泵、高压发生器控制程序使整个纺丝过程持续若干小时,纺丝结束后,所得纤维在55--65℃条件下干燥,该产物为前期复合纳米纤维;
(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移入管式炉中,在氩气氛围内以一定的的升温速率加热到500-700℃,并在该终点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反应停止后,自然冷却,得到最终产物为黑色纳米金属颗粒负载碳纳米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丙烯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一定的纺丝条件为10-13Kv 的电压、0.5-1ml/h的流速以及10-20cm的接收距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分别为1-2℃/min和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47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安装结构
- 下一篇:改进型电涡流缓速器电磁线圈防松张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