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芯聚乙烯绝缘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导引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4826.6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1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卫黎亮;王雪;张忠翠;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龙腾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0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绝缘 钢丝 聚氯乙烯 护套 导引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引电缆,尤其是一种铜芯聚乙烯绝缘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导引电缆。
背景技术
导引电缆是平行敷设于高压及超高压单芯电缆旁边的专用配套“信号”电缆。因其处于高强电磁场中,所以必须具有良好的屏蔽,以防高压电缆的互感干 扰并能承受15KV的感应电压耐压水平导引电缆,该产品与高压电力电缆平行敷设在沟道中或水底,作为差纵保护和配电装置中电器,仪表等传输各种信号,电话通信和载波通信以及高频信号等用途;产品广泛适用于水力发电站、大型电厂、变电站等场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芯聚乙烯绝缘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导引电缆,具有稳定的信号传输,减少设备误动作的发生,抗拉强度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芯聚乙烯绝缘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导引电缆,包括绝缘线芯,绝缘线芯对绞形成对绞组,多组对绞组绞合形成成缆,成缆间隙填充有PP绳形成缆芯,在形成的缆芯外依次包裹有包带层、内护套层、钢丝铠装层和外护套层,多组对绞组的对线组对绞节径比不同。
多组对绞组中,每组对绞组的对绞节径比控制在20~30,每组对绞组的对绞节径比的数值比上一组少0.5。
绝缘线芯由铜导体和铜导体外包裹的绝缘层组成。
本发明提供的铜芯聚乙烯绝缘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导引电缆,有益效果如下:
1、12组对绞组的对线组对绞节径比不同,可防止对线组在传输信号时,相互窜音,产生误动,具有稳定的信号传输,减少设备误动作的发生,,能承受15KV的感应电压。
2、采用钢丝铠装层作为屏蔽,钢丝具有高导磁材料,能对各种频率外部磁场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不会在导体上产生感应电势。另外钢丝铠装层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适用于有一定落差的敷设条件。
3、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大容量、短距离高压输电线的纵差保护和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绝缘线芯,绝缘线芯对绞形成对绞组1, 12组对绞组1绞合形成成缆,成缆间隙填充有PP绳4形成缆芯,在形成的缆芯外依次包裹有包带层5、内护套层6、钢丝铠装层7和外护套层8,12组对绞组的对线组对绞节径比不同。
12组对绞组1中,每组对绞组1的对绞节径比控制在20~30,每组对绞组1的对绞节径比的数值比上一组少0.5,对绞向为左向。例如:第一对线组对绞节径比为22,第二对线组对绞节径比为22.5,每对线组对绞节径比相差0.5。
绝缘线芯由铜导体2和铜导体2外包裹的绝缘层3组成。
绝缘层3为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层。
包带层5为无纺布带层,其重叠率应为10%~30%。
钢丝铠装层7为镀锌低碳钢丝铠装层。
外护套层8为聚氯乙烯外护套层。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生产流程如下:
圆铜单线拉制→导体绞制→绝缘挤制→火花检验→绞对→成缆及绕包→内护套层挤制→细钢丝铠装→外护套层挤制→成品检验。
本发明对电容在1KHz时应不大于55nF/k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龙腾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龙腾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4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刀闸传动杆专用闭锁卡环
- 下一篇:采煤移动设备用耐拖拽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