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补脾益损的纯中药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5831.9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9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汤维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福安创意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14;A61P2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邱志贤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补脾益损 中药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保健药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补脾益损的纯中药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碱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重症肌无力少数可有家族史(家族性遗传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本病具有缓解与复发的倾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晚年发病者又以男性多。临床表现为受累横纹肌易于疲劳,这种无力现象是可逆的,经过休息或给予抗胆碱脂酶药物即可恢复,但易于复发。重症肌无力(mysasthenia gravis,MG)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MG)处突触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boby,choline receptor,AchR)的,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ntiboby,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西医认为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cis,简称MG)是自身抗体所致的免疫性疾病,为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而引起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横纹肌异常疲乏无力,极易疲劳,不能随意运动,经休息或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症状暂时减轻或消失。中医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相当中医的不同病证,如眼睑无力下垂为主则属于中医学中的“睑废”或“胞垂”;看物重影则为“视歧”;抬头无力则属“头倾”;四肢疹软无力则属“痿证”;呼吸困难、肌无力危象则属“大气下陷”等病证。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慢性疾病,乙酰胆碱受体 (AChR)抗体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自身抗体,主要是产生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结合,使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阻滞,导致眼肌、吞咽肌、呼吸肌以及四肢骨骼肌无力,也就是说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在多种病因的影响下,不能将“信号指令”正常传递到肌肉,使肌肉丧失了收缩功能,临床上就出现了眼睑下垂、复视、斜视,表情肌和咀嚼肌无力,表现为表情淡漠、不能鼓腮吹气等,延髓型肌无力则出现语言不利、伸舌不灵、进食困难、饮食呛咳,和四肢肌无力。本病的病因是全身性的,但影响的肌肉因有所侧重就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目前市场已有的治疗重症肌无力药。服药困难,患者顺应性不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时间长,携带不方便,服药量大,服药次数多,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补脾益损的纯中药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补脾益损的功效,用于重症肌无力症。服用剂量小、患者顺应性好、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方便、定量准确、质量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补脾益损的纯中药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的原料药成分及其重量配比为黄芪60份、党参18份、白术15份、甘草3份、党参10份、陈皮3份、石斛10份、升麻10份、苡仁30份、淫羊藿20份、浙贝10份。
所述的一种用于补脾益损的纯中药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下述重量比称取原料:黄芪60份、党参18份、白术15份、甘草3份、党参10份、陈皮3份、石斛10份、升麻10份、苡仁30份、淫羊藿20份、浙贝10份;
2)称取上述原辅料,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一小时,滤液温度在45—5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清膏;
3)将乙醇加入上述清膏使含醇量达到60%,温度在45—50℃静止,沉淀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
4)加入0.5%活性炭,加热30分钟,滤过;
5)加入1%甜菊糖,矫味;
6)加蒸馏水至总量,滤过,分装,灭菌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福安创意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福安创意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58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卷铅笔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输出动力水平循环转换垂直升降机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