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辊轴承润滑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6292.0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5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敏;许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飞天油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6 | 分类号: | C10M169/06;C10N40/02;C10N50/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孟宏伟 |
地址: | 2141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国家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辊 轴承 润滑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脂,特别是涉及一种轧辊轴承润滑脂。
背景技术
3#轧辊轴承润滑酯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的连轧机、连铸机、烧结机、出钢辊道以及印染、大型电动机、窖车、热油泵灯设备的高温摩擦不稳的润滑。
目前的轧辊轴承润滑脂在高温性、润滑性、抗水性和机械安定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还不能满足高温、重负荷机械设备对润滑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满足高温、重负荷机械设备润滑要求的轧辊轴承润滑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轧辊轴承润滑脂,其按照以下成分和重量比进行制备:
基础油 50-60%;
粘附剂 10%-15%;
硬脂酸 15%-20%;
防锈添加剂 5%-7%;
抗氧添加剂 3%-5%;
极压抗磨添加剂 3%-5%;
聚异丁烯添加剂 1%-2%。
进一步地,上述的基础油包括第一基础油和第二基础油,其重量百分比为:第一基础油25-35%;第二基础油25-35%。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基础油为温度45℃粘度140cst的矿物基础油,上述的第二基础油为温度45℃粘度560cst的矿物基础油。
进一步地,上述的粘附剂为2-甲基丙烯类粘附剂。
进一步地,上述的防锈添加剂为石油磺酸钠类防锈添加剂。
进一步地,上述的抗氧添加剂为BHT抗氧添加剂。
进一步地,上述的极压抗磨添加剂为磷化物类添加剂。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成分和重量比,本发明的一种轧辊轴承润滑脂相较于传统的轧辊轴承润滑脂取得了更佳的高温性、润滑性、抗水性和机械安定性,可以满足高温、重负荷机械设备的润滑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轧辊轴承润滑脂按照以下成分和重量比进行制备:基础油 50%;粘附剂15%;硬脂酸20%;防锈添加剂 5%;抗氧添加剂 4%;极压抗磨添加剂5%;聚异丁烯添加剂 1%。以制备1000kg轧辊轴承润滑脂为例,则需要的各个成分的重量为:基础油 500kg;粘附剂150kg;硬脂酸200kg;防锈添加剂 50kg;抗氧添加剂 40kg;极压抗磨添加剂50kg;聚异丁烯添加剂 10kg。
上述的基础油包括第一基础油和第二基础油,其重量百分比为:第一基础油25%;第二基础油25%。因此需要的上述成分的重量为:第一基础油250kg;第二基础油250kg。
上述的第一基础油为温度45℃粘度140cst的矿物基础油,上述的第二基础油为温度45℃粘度560cst的矿物基础油。
上述的粘附剂为2-甲基丙烯类粘附剂。
上述的防锈添加剂为石油磺酸钠类防锈添加剂。
上述的抗氧添加剂为BHT抗氧添加剂。
上述的极压抗磨添加剂为磷化物类添加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轧辊轴承润滑脂按照以下成分和重量比进行制备:基础油 55%;粘附剂12%;硬脂酸17%;防锈添加剂 6%;抗氧添加剂 5%;极压抗磨添加剂3.5%;聚异丁烯添加剂 1.5%。以制备1000kg轧辊轴承润滑脂为例,则需要的各个成分的重量为:基础油 550kg;粘附剂120kg;硬脂酸170kg;防锈添加剂 60kg;抗氧添加剂 50kg;极压抗磨添加剂35kg;聚异丁烯添加剂 15kg。
上述的基础油包括第一基础油和第二基础油,其重量百分比为:第一基础油27.5%;第二基础油27.5%。因此需要的上述成分的重量为:第一基础油275kg;第二基础油275kg。
上述的第一基础油为温度45℃粘度140cst的矿物基础油,上述的第二基础油为温度45℃粘度560cst的矿物基础油。
上述的粘附剂为2-甲基丙烯类粘附剂。
上述的防锈添加剂为石油磺酸钠类防锈添加剂。
上述的抗氧添加剂为BHT抗氧添加剂。
上述的极压抗磨添加剂为磷化物类添加剂。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飞天油脂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飞天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62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米糠油脱胶工艺
- 下一篇: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