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临界CO2萃取的红芸豆蛋白硒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6476.7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4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段峻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乾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14 | 分类号: | C07K1/1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63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co sub 萃取 芸豆 蛋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芸豆内容物提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超临界CO2萃取的红芸豆蛋白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芸豆为山西特产,颗粒硕大、色泽鲜艳,兼有营养药用价值,历来是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畅销货;岢岚县地处晋西北高寒山区,农田面积广阔,土层深厚,无霜期短,夏季持续高温,降水量又相对集中,是红芸豆种植的理想场所。岢岚县全县红芸豆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其中新建出口示范基地2万亩,可出口创汇350万美元。实现了稳定种植面积、提高芸豆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岢岚县出产的红芸豆经过检验富含有硒,硒是动物和人体中一些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内起着平衡氧化还原氛围的作用,研究证明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作用,在国际上硒对于免疫力影响和癌症预防的研究是该领域的热点问题。硒已被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摄入量为每日50-250微克,而中国2/3地区硒摄入量低于最低推荐值,因此,中国是一个既有丰富硒资源,又存在大面积硒缺乏地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红芸豆种蛋白硒有效提取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超临界CO2萃取的红芸豆蛋白硒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超临界CO2萃取红芸豆蛋白硒的方法,步骤如下:
a、将红芸豆干燥粉碎后放入萃取釜中;
b、将超临界状态的CO2注入萃取釜中,在温度为45~55℃,压力为1.2~2.0Mpa,CO2流速为:0.10~0.15L/min的条件下,萃取3.5~4.5小时;
c、溶有红芸豆蛋白硒植物提取物的CO2流体进入分离釜,通过调节温度48~60和压力2.0Mpa~3.0Mpa将红芸豆蛋白硒植物提取物分离出来,CO2气体经压缩后进入萃取釜循环使用。
上述超临界CO2萃取红芸豆蛋白硒植物提取物的方法,其中,所述超临界CO2萃取的优选温度为50℃,压力为1.7Mpa,CO2流速为0.12L/min。
上述超临界CO2萃取红芸豆蛋白硒植物提取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干燥在温度低于80℃的烘箱中进行,干燥1.5~2个小时,经烘干后的红芸豆水含量低于10%。
上述超临界CO2萃取红芸豆蛋白硒植物提取物的方法,其中,萃取所得的红芸豆蛋白硒植物提取物中的蛋白硒的含量达2.4μg/ml。
本发明超临界CO2萃取红芸豆蛋白硒植物提取物的方法在进行萃取前先将红芸豆干燥粉碎,克服了由于红芸豆外表坚硬,CO2流体无法穿透其外表而导致的提取不完全的缺陷,增加了红芸豆与CO2流体的接触面积,同时将红芸豆粉碎过40目筛,其粒度刚好使得CO2流体在萃取过程中顺畅流通,与红芸豆更加充分地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红芸豆蛋白硒植物提取物的萃取效率。
本发明超临界CO2萃取红芸豆蛋白硒植物提取物的方法中所用的CO2纯度大于或等于99%,CO2为惰性气体,可在常温下操作,能有效地防止热敏性成分和化学不稳定成分的氧化和分解,利用CO2处于超临界状态下具有的高密度、低粘度和扩散系数大的性质提取红芸豆中的有效成分,然后在用降压升温的方法将溶解于CO2流体中的溶质分离,起到提取和蒸馏的双重作用,2.5~4个小时即可完成一个提取过程。该方法操作周期短、提取效率高,同时可以避免有机溶剂的残留,另外,由于CO2廉价易得,一般可回收80%左右,节约了能源,同时由于CO2无燃烧性,使用安全而且对环境无污染。
本发明超临界CO2萃取红芸豆蛋白硒植物提取物的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红芸豆的萃取效率,尤其是大大提高了红芸豆蛋白硒植物提取物中蛋白硒的含量。用该方法萃取的红芸豆蛋白硒植物提取物,萃取所得的红芸豆蛋白硒植物提取物中的蛋白硒的含量达2.4μg/mL,萃取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乾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乾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64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PRS连接保护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驾驶员装置检测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